贺新郎
篆缕销金鼎。
醉沈沈、庭阴转午,画堂人静。
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
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
云鬓乱,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
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
月满西楼凭栏久,依旧归期未定。
又只恐、瓶沈金井。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谁伴我,对鸾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篆香消散在金鼎之中。
醉眼朦胧,庭院的树荫转到中午,画堂里寂静无声。
那芳草中的王孙不知在哪里,只有杨花飘落在小路上。
渐渐地,玉枕变得温暖,春天的气息让人苏醒。
窗外的残红已经透进屋内,我无聊地喝酒,生病也让人疲惫。
头发凌乱,不想去整理。
江南的旧事已经不再回想。
我走遍天涯海角,寻找他的消息,孤独的鸿雁也无法传递。
月光洒满西楼的栏杆,依然无法确定归期的确定。
又担心,瓶子里的水已经干涸,银烛也暗淡无光。
有谁能够陪伴我对镜梳妆呢?

去完善
释义
1. 篆缕销金鼎:篆缕,指香炉中的烟雾;销金鼎,指金鼎中的香灰。这句话形容香炉中的烟雾已经消散,金鼎中的香灰也已经沉淀。
2. 醉沈沈、庭阴转午,画堂人静:沈沈,形容醉意浓厚;庭阴,庭院的阴影;转午,指时间推移到中午;画堂,华丽的厅堂;人静,形容厅堂中无人。这句话描绘了厅堂中一个人都没有,只有阳光透过庭院的阴影,显得十分宁静。
3. 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芳草,指春天的花草;王孙,指失意的贵族;知何处,不知道在哪里;惟有,只有;杨花,指杨花的花瓣;糁径,指花瓣洒满小路。这句话表达了春天的花草和杨花的花瓣覆盖了小路,但失意的贵族却找不到他的去处。
4. 渐玉枕、腾腾春醒:玉枕,指玉制的枕头;腾腾,形容春天的气息;春醒,指春天的苏醒。这句话形容春天的气息从玉制的枕头上散发出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苏醒。
5. 帘外残红春已透:帘外,指厅堂外面的景色;残红,指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春已透,表示春天的气息已经渗透进来。这句话描述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但春天的气息仍然渗透进了厅堂。
6. 镇无聊、殢酒厌厌病:镇,表示经常;无聊,表示无所事事;殢酒,沉迷于喝酒;厌厌病,表示生病。这句话形容一个人经常无所事事,沉迷于喝酒,以至于生病了。
7. 云鬓乱,未忺整:云鬓,指女子的头发;未忺,不愿意。这句话形容女子头发凌乱,却不愿意去整理。
8. 江南旧事休重省:江南,指江南的地方;旧事,指过去的往事;休重省,不要再回想。这句话表示不要再回想江南的过去往事。
9. 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遍天涯,表示走遍天涯海角;寻消问息,寻找消失的消息;断鸿,指离群的鸿雁;倩,请求。这句话描述一个人走遍天涯海角,寻找消失的消息,但却无法找到离群的鸿雁来寻求帮助。
10. 月满西楼凭栏久,依旧归期未定:月满西楼,指月亮在西方的楼上;凭栏久,长时间站在栏杆旁;依旧,仍然;归期,回家的日子。这句话表示一个人在月亮满月的晚上,长时间站在栏杆旁,但仍然没有确定回家的日子。
11. 又只恐、瓶沈金井:瓶沈,指瓶子沉没;金井,指金制的井。这句话表示又害怕瓶子沉没在金井里,暗示担忧某事会失败。
12.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嘶骑,指马匹嘶鸣;银烛,指银制的蜡烛;立尽,表示一直站立;梧桐影,指梧桐树的影子。这句话描述马匹嘶鸣的声音在黑暗中传来,让人一直站在梧桐树下等待,但梧桐树的影子却没有任何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贺新郎》以婉约风格描绘了春日里的寂寥与思念之情。开篇“篆缕销金鼎”,以炉香消散的意象,隐喻时光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接下来“醉沈沈、庭阴转午,画堂人静”,通过对画堂的宁静和春日午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
“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这里的“芳草”和“杨花”分别代表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了离别的情感。“渐玉枕、腾腾春醒”,玉枕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春醒则暗示了从寂寥中逐渐恢复的生机。
“帘外残红春已透”,帘外的春色已经凋零,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镇无聊、殢酒厌厌病”,无聊和病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云鬓乱,未忺整”,云鬓乱散,表示作者无心打扮,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寂寥。
“江南旧事休重省”,江南的旧事已经不再提起,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怅然。“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作者四处寻找亲人的消息,却无人可依,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孤独。
“月满西楼凭栏久,依旧归期未定”,月满西楼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但归期仍未确定,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又只恐、瓶沈金井”,瓶沉金井象征着失去联系,表达了作者的无力和无奈。
最后“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嘶骑不来意味着亲人未归,银烛暗则暗示了黑暗的夜晚。作者在梧桐影下站立,表达了无尽的等待和失望。全词以婉约的风格,细腻地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的寂寥和思念之情,令人感同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南宋词人李玉的一首名篇。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60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侵,中原沦陷,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词人李玉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他曾任过地方官员,但因直言不讳、刚正不阿的性格,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词人通过《贺新郎》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词中既有对战乱中百姓苦难的同情,也有对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批判,更有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高远,展现了词人在这个特殊时代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