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处,一叶孤帆正从水天相接、红日喷薄的地方缓缓驶来。

去完善
释义
天门:指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壮阔的笔触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奇险风光。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展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仿佛楚江以其磅礴之势冲开了天门山,塑造出这壮丽的景观。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则通过水流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烘托出天门山地势的险要。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将视角拉远,勾勒出一幅山水相映成趣的画面,青山如屏,夹江而立,气势恢宏。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为整幅画卷增添了一抹灵动的意境,那片孤帆仿佛从天地尽头驶来,给人以无限遐想。全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动静结合,既表现了大自然的雄奇壮美,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豪迈与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天门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描绘长江下游天门山壮丽景色的诗作。此诗大约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在这期间,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召见,供奉翰林,得到了皇帝的青睐和世人的赞誉,他的才情得以充分展现。然而,好景不长,他因性格孤傲、直言不讳而触怒了权贵,最终被迫离开长安,开始了四处游历的生活。
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李白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激情四溢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昂扬斗志。另一方面,他也通过自己的遭遇揭示了官僚腐败、社会黑暗的一面。而这首《望天门山》则是对祖国壮丽的山川河流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由衷赞美,体现出他胸怀宽广、豪情满怀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