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
长风吹百草,势力亦随靡。
地长风易休,草力复随起。
长风随令归,风去何时来。
百草安正繁,兰生尔何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微风拂过万千植物,力量也随之分散消逝; 土地受惠于持久的微风,植物又重新苏醒挺拔。 微风按照时令回归,可是它离去的时候又是何时呢? 众多的植物安定繁荣,兰花是如何诞生的呢?
去完善
释义
1. 长风:指强烈的暴风。
2. 百草:各种草木。
3. 势力:植物生长的力量。
4. 随靡:随风而倒。
5. 随起:随着风力再起立。
6. 令归:谓风力减弱或停止。
7. 安正:正常、平安。
8. 兰生尔何哉:意指兰花生于何处,有何特别之处。
去完善
赏析
《长风》这首诗,借长风与百草的隐喻,表达了生命的力量和时间的循环。诗中“长风吹百草,势力亦随靡”表明了大自然的力量是无可阻挡的,生命的力量即使暂时被压制,也会在适当时机再次崛起。通过“地长风易休,草力复随起”,诗人暗示了生命力量的顽强和百折不挠。紧接着,“长风随令归,风去何时来”,进一步表达了生命有起伏,但终会回归的主题。最后,“百草安正繁,兰生尔何哉”则指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总会有像兰花一样傲然挺立的坚韧生命存在。整首诗以其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语言,传递出了强烈的生命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风》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048年左右。当时,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然而,王朝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严重,民不聊生。
王令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经历坎坷。自幼家境贫寒,生活困苦,但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最终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受排挤和陷害,使得他对现实充满愤懑和无奈。
在这首诗中,王令通过对“长风”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他用长风比喻人生的艰辛和波折,用波涛汹涌的大海象征社会的动荡不安。通过这一意象,诗人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