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常之挽词 其二
秀峰插天下囘溪,曾送郴州路久迷。
更欲扶衰为公往,葛陂龙化的卢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秀峰:指的是湖南省的芙蓉山,被誉为“天下第ー峰”。
2. 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
3. 廻溪:指曲折蜿蜒的溪流。
4. 扶衰为公:意思是愿意为了公众的利益而克服困难。
5. 葛陂:古地名,位于中国河南省。
6. 化龙:神话中,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化为龙。这里比喻因成功而转变身份。
7. 卢嘶:马叫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马快速奔跑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翁常之挽词 其二》,是南宋诗人叶适的作品。诗中的"秀峰插天下迴溪,曾送郴州路久迷"描绘了秀丽山峰与曲折溪流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与艰辛。接下来的"更欲扶衰为公往,葛陂龙化的卢嘶"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借助神奇的力量,帮助友人摆脱困境,实现理想。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翁常之挽词 其二》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一首悼念亡友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此时叶适正值壮年,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重用,只能屈居下僚。他的一生都在努力改革政治,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主张并未得到实现,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充满了忧虑和不满。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外矛盾激化,政治上腐败严重,百姓疾苦深重。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叶适深感痛心,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作品来唤醒人们的觉悟,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这首挽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叶适对亡友的深切哀悼,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改革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