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桑落洲

标题包含
桑落洲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 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鴈声。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 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较为简略,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信息: 1. 籍贯与家世:李群玉是唐朝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 2. 早年经历:李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九江的寒露傍晚,轻轻的波浪伴着北风悄然兴起。 渔人点亮了岸边的灯火,蒹葭丛中传来凫雁的声音。 低垂的乌云遮住了庐山,微弱的鼓声从湓城传来。 遥想远方的兄弟,也曾沿着这条路前行。
去完善
释义
1. 九江:江西省下辖的一个市,位于长江南岸。 2.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即将结束,气温下降明显。 3. 微浪:轻微的水波。 4. 北风:从北方吹来的风。 5. 浦屿:水边的小岛。 6. 渔人火:渔人在船上做饭的火光。 7. 蒹葭:一种水生植物,即芦苇。 8. 凫雁:指野鸭和大雁。 9. 颓云:低垂的乌云。 10. 晦:昏暗,这里指遮盖。 11. 庐岳: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12. 微鼓:轻微的鼓声。 13. 辨:分辨,识别。 14. 湓城:古地名,即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因湓水而得名。 15. 天边弟:远方的弟弟。
去完善
赏析
《桑落洲》是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一首描绘江上晚景的诗歌。首联“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描绘了寒露时节的九江,北风微起,江水泛起涟漪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清幽寒冷的基调。颔联“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则转向了对人物和动物的描绘,夜空中渔人的灯火与蒹葭丛中野鸭的声音相映成趣,形成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颈联“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则是以庐山和湓城的景象作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山雨欲来的画面。尾联“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此情此景时,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曾经走过的路。整首诗通过对江上晚景的描绘,传达出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卓越的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桑落洲》是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一首描绘长江流域风情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46年至859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值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李群玉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早年家境贫寒,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进士,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此后,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桑落洲》这首诗歌中,李群玉通过对长江流域风情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公,表达了自己对正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