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词

标题包含
春词
春气暄妍御夹纱,玉钗双袅绿云斜。 倚栏看遍庭前树,尽是枝头结子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文人、画家,以画兰著称,有“兰癖”之称。 郑思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江南各地,结识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气息温暖宜人,穿着薄纱行走在御花园中。两支翠玉簪子插在头发上,发髻如同绿云般低垂倾斜。 我倚靠在栏杆旁,欣赏着庭院前的每一棵树,满眼都是枝头上结果的花朵。
去完善
释义
1. 春气暄妍:暄妍,指春天的温暖与美丽。春气暄妍,即春天的气候温暖和美丽宜人。 2. 玉钗双袅:玉钗,用玉制成的发钗;双袅,双股的发饰。玉钗双袅,即头饰华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美貌。 3. 绿云斜:绿云,指女子的长发;斜,在此有美丽、优雅之意。绿云斜,指女子长发飘然,颇具美感。 4. 倚栏:倚靠在栏杆上。 5. 尽是:全部都是。 6. 枝头结子花:结子花,指的是果实累累的花朵。枝头结子花,即在枝头挂满果实的花朵。
去完善
赏析
《春词》是南宋诗人郑思肖的一首描绘春天的诗。首句“春气暄妍御夹纱”,以春天阳光的温暖和花朵的鲜艳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第二句“玉钗双袅绿云斜”,描述了妇女头上佩戴的花朵般美丽的头饰,衬托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第三句“倚栏看遍庭前树”,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他尽情欣赏着春天的美景。最后一句“尽是枝头结子花”,暗示了春天的美好时光终将逝去,而果实将成为秋天丰收的象征。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美丽、生机与短暂,使读者在感叹生命无常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自然的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郑思肖的《春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即公元1279年前后。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蒙古帝国南侵、金朝灭亡的历史剧变之中,南宋疆域逐渐被蒙古铁骑吞噬。作为南宋遗民,郑思肖始终坚守自己的民族气节,以诗文抒发对故国的哀思和对战乱的忧虑。 在人生际遇方面,郑思肖早年曾积极投身抗金运动,力图拯救国家危亡。然而,随着南宋的衰落和金朝的覆灭,他倍感无奈和痛苦。在这种背景下,他以《春词》寄托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在时代背景方面,13世纪下半叶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蒙古族在北方迅速崛起,不断扩张疆土。南宋朝廷面对强大的蒙古铁骑,采取了妥协求和政策,导致国土丧失、人民流离失所。这种历史背景下,郑思肖通过《春词》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破碎的哀痛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