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新月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月初现犹如未上弦的弓,清晰挂在浩瀚的天空。
大家别看它目前还很细小,等到十五月圆之时,就会照亮整个夜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初月:农历月初的月亮。
2. 如弓:比喻新月的形状。
3. 未上弦:指新月的弧度尚未达到半圆。
4. 碧霄:蓝天,高空。
5. 蛾眉:原指女子的眉毛,这里借指新月。
6. 三五:农历十五日,这一天月亮最圆。
7. 团圆:指月亮圆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描绘了新月的景象。首句“初月如弓未上弦”中的“弓”字形象地描绘出新月弯曲的形状,而未上弦则意味着月亮还未完全变圆,仍处在月初的阶段。第二句“分明挂在碧霄边”中的“碧霄”一词暗示着夜空的高远,突出了新月的鲜明与壮丽。
第三句“时人莫道蛾眉小”以蛾眉比喻新月,表现了新月虽细却美,且引申为弱小的事物也有其独特之处,不容小觑。最后一句“三五团圆照满天”表示月圆之时,明亮的光辉照耀整个天空,表达了诗人对月亮圆满时的期待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新月》是唐代诗人缪氏子的一首五言诗。据历史资料记载,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为公元7世纪,也就是初唐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逐渐走向统一和繁荣。
缪氏子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这使得他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他对于生活、人生的独特感悟。
在《赋新月》这首诗中,缪氏子以新月为主题,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他认为,新月的升起和落下,就像人生的起起落落,充满了无常。这种人生观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人们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后,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