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遶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虽然四周的一切看似不属于我,但内心却仿佛回到了遥远的故乡时光。仙鹤展翅翱翔,掠过孤岛;秋蝉拖着最后的音符,离开了枝头。凉爽的月光洒在窗前,倚着枕头却难以入眠;清澈的泉水绕着岩石流淌,举杯邀明月已成往事。事业还未取得成功,现实与理想仍存在差距,梦中游历了江南水乡,却依旧感到孤单和疲惫。
去完善
释义
1. 旅次:旅途中暂时停留的地方。
2. 洋州:今陕西省汉中市洋县。
3. 寓居:借居,暂居。
4. 郝氏林亭:郝姓人家的园林亭台。
5. 举目:抬头看。
6. 非我有:不是我的,这里指洋州的风景。
7. 思量:思考,考虑。
8. 故山时:故乡时的情景。
9. 鹤盘:鹤群飞行的姿态。
10. 远势:远方的景物。
11. 投:投向,落在。
12. 孤屿:孤岛,孤独的小岛。
13. 蝉曳残声:蝉鸣的余音。
14. 过别枝:经过别的树枝。
15. 凉月:清凉的月光。
16. 照窗:照射在窗户上。
17. 欹枕:斜靠枕头。
18. 倦:疲劳。
19. 澄泉:清澈的泉水。
20. 遶石:环绕着石头。
21. 泛觞:喝酒,作诗。
22. 迟:迟缓。
23. 青云:比喻高位,显达。
24. 平行去:平步青云,一步登天。
25. 梦到江南:梦见自己回到江南的家乡。
26. 旅羇:旅居在外,飘泊不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寄居生活。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深深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通过“举目”和“思量”两个动作,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他乡的无奈与惆怅;颔联则以鹤和蝉为喻,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颈联则通过对凉月、澄泉等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渴望青云平步,实现抱负的愿望,以及现实中所受的束缚与羁旅之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879年,此时唐朝已经进入了晚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诗人方干在这一年辞官回乡,开始了漫长的游历生涯。
在这个时期,方干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曾受到朝廷的重用,担任过监察御史等要职,但因为直言不讳,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洋州刺史。在洋州期间,他寓居于郝氏林亭,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对朝廷的黑暗现实感到无奈和愤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方干以《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表达了他的感慨。他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描绘出洋州美丽的田园风光,同时也通过“无为守贫贱,空愧梁惠王”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和对平民百姓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