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 其一
竹宫冬孟严斋祀,深炷炉香跋烛花。
凋尽庭梧风摵摵,幽思也到羽人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冬日里在竹宫深处举行祭祀活动,点燃炉香燃烧蜡烛。庭院里的梧桐树在寒风中凋零,连那风声都带着一种深深的哀愁。这样的思绪让人想起了那些远离尘世纷扰的隐士高人的居所。
去完善
释义
1. 立冬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2. 斋宿:旧时官吏赴任或举行典礼前,祭神斋戒居住的地方。
3. 竹宫:古人祭祀的地方,以竹子建成。
4. 冬孟:冬天的第一个月,这里指立冬日。
5. 严斋祀:严肃地进行斋戒祭祀。
6. 炷:点燃蜡烛等。
7. 炉香:炉中的香烟。
8. 跋烛花:把烛花削掉,使火焰不灭。
9. 凋尽:指树木凋零完毕。
10. 庭梧:庭院里的梧桐树。
11. 摵摵: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12. 幽思:深远的思念。
13. 羽人:道士的别称。
去完善
赏析
《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 其一》是一首描绘立冬时节斋宿悼念亡友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立冬日祭典环境的描述,表达了深沉的哀思之情。
"竹宫冬孟严斋祀",描述了立冬时节,在竹林中的庙宇进行严肃的斋戒祭祀的场景。这里的"冬孟"是指农历十月,是立冬的季节。"严斋祀"则是强调斋戒祭祀的庄重和认真。
"深炷炉香跋烛花",进一步刻画了祭祀时的气氛。"深炷"是燃香的意思,诗人以燃烧的炉香来表达对亡友的哀悼之情。"跋烛花"则形象地描绘了蜡烛燃烧时的情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凋尽庭梧风摵摵",描述了立冬时庭院中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凋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曳的景象。这里的风声"摵摵",既表现了天气的寒冷,又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哀伤。
"幽思也到羽人家",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无尽的思念之情。"幽思"是指深深的哀思,而"羽人"是对道士的雅称,这里指诗人悼念的姚高士。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 其一》是南宋著名诗人程公许创作的一首悼念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的立冬时节,此时程公许正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担任国子正。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政治氛围压抑。庆元党禁期间,权臣韩侂胄当政,打击政治异己,许多文人墨客受到迫害。作为一代儒士,程公许在官场浮沉多年,饱受世事沧桑。他曾经因上疏直谏而被贬谪,后又因才能出众而重返朝廷。然而,这种曲折的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
这首诗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的“姚高士”指的是姚勉,他是程公许的朋友和敬仰的高士。姚勉在这年的立秋日去世,令程公许悲痛不已。立冬时节,程公许在竹宫斋宿,怀着哀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悼念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