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后桂花引

标题包含
后桂花引
修月山人饭玉屑,瑶鸭腾腾何处热。 吴刚生愁树合创,毫飘玉斧高枝折。 此时待罪扣帝庭,素蛾骑蟾涕泪零。 月中落子如雨星,至今收拾无六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谢翱(1249年-1311年),字皋羽,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文学家、诗人,与文天祥、邓剡并称为“宋末三杰”。 谢翱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中举。后来他投身抗元事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赏月山人在吃白玉饭,瑶池鸭子热气腾腾在何处翻腾?吴刚因树枝相连而发愁,用兔毛制作的玉斧砍伐高处枝条时断裂了。这时候受罚跪拜天庭,洁白的嫦娥骑着蟾蜍哭泣落泪。月亮中落下如豆子般大小的雨滴,到现在也没有被收拢捡起。
去完善
释义
1. 修月:古人有“天狗蚀月”之说,即月亮有圆缺,这被称为“修月”。这里可能是指在月宫中修理不圆的月亮。 2. 山人:山中之人,多指隐士或仙人。 3. 饭玉屑:吃饭用玉做的饭粒。这个比喻可能是形容在月宫的饮食。 4. 瑶鸭:神鸟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桂花树上栖息的神鸟。 5. 腾腾:热气腾腾的样子。 6. 吴刚:传说中月宫里的伐桂人。他因为犯了错误被罚到月亮上砍桂树,但桂树随砍随长,永无止境。 7. 生愁:生出忧愁的情绪。 8. 树合创:树木重合在一起。这里的意思是吴刚砍的桂树枝重叠交错在一起。 9. 毫飘玉斧:毛笔和玉斧都是文人的常用工具。这里可能是形容吴刚砍桂树时掉落的玉斧和毛笔。 10. 高枝:桂树的顶部。 11. 此时:这个时候。 12. 待罪:等待惩罚。 13. 扣帝庭:叩击天庭的门。这里是说吴刚去天庭领罪。 14. 素娥:嫦娥。 15. 骑蟾:骑着蟾蜍。这里是说嫦娥骑着蟾蜍去天庭。 16. 涕泪零:眼泪鼻涕一起流下来。这里是形容嫦娥悲伤的心情。 17. 中落子如雨星:月亮中落下像雨点一样的星星。这是形容月亮从天空中落下的景象。 18. 六丁:传说中的六个天神,负责守护天上的宝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后桂花引》描绘了月亮、桂树和吴刚等神话传说的场景,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首联中“修月山人饭玉屑”一句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修月山人的形象,这个人物以玉屑为食,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而“瑶鸭腾腾何处热”则是对这个神秘世界的进一步描绘,让人不禁想象出一幅热气腾腾的瑶池景象。 颔联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吴刚生愁树合创,毫飘玉斧高枝折”的典故,将吴刚砍桂树的传说融入其中,使整首诗更具有深度和历史感。这一联不仅表现了吴刚的忧愁,还暗示了桂树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意义。 颈联中的“此时待罪扣帝庭,素蛾骑蟾涕泪零”则展现了诗人在探索神话世界时的深沉情感。这两句诗以嫦娥奔月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尾联中的“月中落子如雨星,至今收拾无六丁”则是诗人对整个神话世界的总结和反思。这句诗借用六丁下凡的传说,表现出诗人对神话世界的好奇和敬畏之情。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莫测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后桂花引》是南宋诗人谢翱的一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 在南宋末年,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金兵入侵,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而当时的南宋朝廷却一片歌舞升平,政治腐败,官员贪赃枉法,导致国家日益衰弱。诗人谢翱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度过了他的青年时期。他曾参加科举考试,希望为国效力,但未能如愿。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百姓的关怀,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段时间里,谢翱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国家大事,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他还积极参加民间义军,希望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同情。 《后桂花引》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在这首词中,谢翱通过对桂花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关注国家的命运,关心民生疾苦,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