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汉事

标题包含
读汉事
病禹逢沈骜,酣参事懦盈。 阴阳眠燮理,天地醉财成。 河岳瞢腾立,羲娥蹩躠行。 无人能唤醒,作意造升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年-1236年),字舜俞,号平斋,浙江临安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直言敢谏著称。 洪咨夔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中进士,历任国子正、太常博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生病的禹碰到了沈傲,他们正在热烈地讨论懦弱的事情。 在睡梦中调整身体的状态,从天地之间获取财富。 山河显得懵懵懂懂,太阳和月亮也跛着脚行走。 没有人能唤醒这景象,于是有意创造一种升平的气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洪咨夔:南宋诗人,学者。 2. 病禹:这里是指大禹。“病”指大禹治水。 3. 沈骜:人名,指大臣孔光。他在此处比喻趋炎附势的官员。 4. 酣参:沉醉于参与政治活动。 5. 事懦盈:指软弱无能的官员充斥朝廷。 6. 阴阳:古代哲学认为阴阳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7. 眠燮理:这里的“眠”表示不理会、懈怠;“燮理”指调节、治理。全句意思是怠于治理国家。 8. 天地醉财成:这句话表示当时朝廷过分追求财富,对国家的治理无暇顾及。 9. 河岳:泛指山河。 10. 瞢腾:形容眼睛看不清楚的样子。 11. 羲娥:指太阳和月亮。 12. 蹩躠:艰难行走的样子。 13. 升平:太平盛世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读汉事》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一首描绘汉朝历史事件的诗词。在这首诗中,洪咨夔以病禹、沈骜、酣参、事懦盈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汉朝的政治局面。 首联“病禹逢沈骜,酣参事懦盈”,以病禹喻指汉朝开国君主刘邦,沈骜则代表权臣吕后。这里表达了汉朝初期政治斗争的激烈以及君主的无奈。颔联“阴阳眠燮理,天地醉财成”,表明了汉朝初年治国的艰难,尽管治国者试图通过财成(即理财之道)调节阴阳矛盾,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颈联“河岳瞢腾立,羲娥蹩躠行”,形象地描述了汉朝山河的雄浑壮丽,同时也传达了国家治理的艰辛。尾联“无人能唤醒,作意造升平”,意味着汉朝在治乱交替的过程中始终未能实现真正的太平盛世。整首诗既反映了历史的真实状况,也传达出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与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汉事》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45年至1196年之间,这是南宋孝宗时期,也是金国与南宋和战不定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洪咨夔经历了科举考试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进行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他曾担任过一些地方官职,如吉安知府、衢州通判等,对民间疾苦有深入的了解。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政治腐败,外患严重,百姓生活困苦。洪咨夔在诗中通过对汉代历史的反思,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希望通过改革政治,选拔贤能,振兴国家,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