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越井台望

标题包含
越井台望
独立阳台望广州,更添羁客异乡愁。 晚潮未至早潮落,井邑暂依沙上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言史,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言史,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刘言史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才子,他的诗才横溢,但一生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据《全唐诗》记载,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他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独立的阳台上遥望广州,异乡人的思乡情愈发浓烈。 晚间涨潮尚未到来,而早晨的潮水已经退去,那热闹的市井就暂时停靠在沙滩之上。
去完善
释义
越井台望:描绘诗人站在井台上远望的情景。 广州:古代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现为广东省省会。 独立阳台:指诗人在阳台上独自站立。 更添羁客异乡愁:这句表达诗人作为异乡客人的思乡之情。 晚潮未至早潮落:描述海水涨退的自然景象。 井邑:城镇,这里指的是广州城。 沙上头:沙滩边。
去完善
赏析
首句“独立阳台望广州”描绘出诗人独自站在阳台上,眺望着远方的广州城,这里既有他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远方城市的向往。接下来的“更添羁客异乡愁”则表现出了诗人作为旅居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 “晚潮未至早潮落,井邑暂依沙上头”是诗人观察到的自然景象:傍晚的海潮还没有涨起,早上的海潮已经退去,广州城的景象暂时展现在沙头上。这句诗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主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越井台望》是唐代诗人刘言史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55年左右的安史之乱时期。此时唐朝国力逐渐衰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期间,刘言史经历了人生起伏。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却勤奋好学。后来成为李贺的弟子,并与王之涣、杜甫等著名文人结交。然而,尽管他的才学出众,却因出身寒门而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刘言史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越井台望》这首诗便表达了他在战乱时期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民间百姓在战乱中的艰辛生活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