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金华洞天

标题包含
游金华洞天
飕飕崖溜静边闻,到此仙凡咫尺分。 鹤驾朝真何日返,洞门终日锁寒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愚,俗姓陈,字无智,号虚堂,法号释智愚,南宋时期禅宗高僧。他生于1185年,卒于1269年,享年84岁。 释智愚出生于浙江台州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寂静的山边只听见冷风拂过,这里的仙境与尘世仅一步之遥。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返回那朝拜仙境的地方呢?山洞的门扉终日紧锁着寒冷的云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华洞天: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境内的一处山水风景区。 2. 飕飕:形容风声。 3. 崖溜:从山崖上流下的瀑布。 4. 边闻:指听闻的边远地区的声音。 5. 仙凡:神仙与凡人,此处指金华洞天的超凡景色。 6.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7. 鹤驾:古人对仙人的尊称,这里指成仙的道士。 8. 朝真:道家修行的一种方式,指道士在清晨时刻向神明祈祷。 9. 何日返:什么时候回来。 10. 洞门:洞府的门。 11. 锁寒云:形容洞门关闭后,云彩被锁住的感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金华山洞天景色的诗。诗人以“飕飕崖溜静边闻”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金华山洞天的幽静环境。接下来,诗人通过“到此仙凡咫尺分”表达了此地的神秘和超脱之感,似乎可以让人感受到仙境与人间的界限。接着,诗人又以“鹤驾朝真何日返”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最后,诗人用“洞门终日锁寒云”结束全诗,传达出此地虽然充满神秘色彩,却仍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寒冷和孤寂之情。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远的寓意展现了金华山洞天的独特魅力,引人入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金华洞天》是南宋诗人释智愚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金华山洞天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先,我们要了解诗人释智愚的背景。释智愚(1282-1352),字至愚,号玉泉居士,又号灵岩子,俗姓彭氏,钱塘人。南宋末年,他出家为僧,先后遍历天台、庐山等地名刹,晚年归隐于杭州灵隐寺。智愚擅长诗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禅意。 其次,我们来看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大约在公元1340年左右,此时正值元末明初,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这一时期,元朝统治者对汉族的压迫日益加剧,导致民间反元起义不断爆发。然而,在这一特殊时期,释智愚选择避世隐逸,游历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我们来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许多知识分子和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选择了隐逸,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在这种背景下,释智愚的诗作成为了当时文人隐逸思想的体现。同时,这一时期佛教文化在民间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这也促使释智愚将佛学思想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宗教韵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