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秋

标题包含
中秋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余天。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谷(851年-910年),字守愚,唐朝末期著名诗人。他的籍贯是江西宜春,出生于书香世家。 郑谷在唐宣宗大中三年(859年)中进士,历任京兆尉、都官郎中等职务。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为直言不讳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清新的香气在拂晓时便传来,那是一股来自莲花的幽香。雨水过后,水面波光粼粼,天空一片蔚蓝。此刻的天气恰到好处,然而我的心境却越发寂静。 战乱何时才能停息?有多少无辜的老百姓在这场灾难中得以保全?此时此刻,我心情沉重难以排遣,也许我真的应该去学禅。
去完善
释义
1. 水国:水乡泽国,这里指江南地区;2. 得所:舒适的环境;3. 客心:游客的心情;4. 悄然:忧郁,悲伤的样子;5. 乱兵:战乱中的士兵;6. 故老:老人,也指有阅历的人;7. 消遣:排解烦恼或无聊的时光;8. 禅: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要求内心平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中秋”,然而诗人并没有浓墨重彩地描绘佳节的气氛,而是以清新而略带哀愁的笔触,展现了中秋时节水乡的自然风光和百姓的生活状态。 首联“清香闻晓莲,水国雨余天”,诗人首先通过嗅觉感受早晨的清新气息,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特色。紧接着描述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象。这里虽然提到了“水国”、“雨余天”,但并未具体描绘,仅用这两个词就勾勒出一个湿润且宁静的水乡画面。 颔联“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写的是中秋时节的天气宜人,心情也变得沉静下来。这正是秋天的特征——清凉宜人,而诗人采用的对偶手法也使这句诗具有对称的美感。同时,他借“客心”抒发自己远离故乡,在外漂泊的寂寞之情。 颈联“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是诗人联想到社会现状发出的深深忧虑。战乱不息,百姓生活不安定,作者在欣赏美景之余,无法忘记现实中的苦难。 尾联“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在这美好的中秋之夜,因社会的动荡,他的内心仍然无法平静。 整首诗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热烈的情感表达,但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关注,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中秋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的复杂情感:既感叹自然之美,又担忧民生之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是唐朝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时赏月、思乡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郑谷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9年-805年),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的中后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许多文人墨客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同时也受到宦官、权臣的压制。郑谷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但在仕途中却屡遭挫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未能及第,直到晚年才因文名而被推荐担任校书郎一职。 在郑谷生活的时代,中秋节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人们在这一天举行祭祀、赏月、吃月饼等活动,以祈求团圆和幸福。然而,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郑谷却因离家在外而无法与家人团聚,因此他写下了这首《中秋》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