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太宗皇帝位酌献用《韶安》。御制。

标题包含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太宗皇帝位酌献用《韶安》。御制。
丕铄帝宗,复受天命。 群阴犹黩,一戎大定。 奠鬯斯馨,功歌在咏。 佑启后人,文轨蚤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您的问题可能存在误解。"郊庙朝会歌辞"并非指某个人,而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主要用于描述和赞美皇帝在郊庙(即皇家祭祀场所)举行的朝会仪式。这种诗歌形式通常由朝廷官员创作,用于歌颂皇帝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伟大崇高的皇帝,再次接受天命。 众多敌对势力仍在侵害,一战便使之安定。 祭祀神灵的香火如此庄严,功业之歌被传颂。 庇佑并启迪后代子孙,使文化走向正轨。
去完善
释义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太宗皇帝位酌献用《韶安》。御制。》 注释: 1.绍兴:南宋时期年号(1131-1162)。 2.二十八年:即公元1158年。 3.祀圜丘:祭祀皇天与祖宗的仪式。祀,祭拜;圜丘,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 4.太宗皇帝:此处指北宋太宗赵炅。 5.位酌献:天子在神位前敬酒奉献。 6.《韶安》:宋代颂扬皇帝功德的歌曲之一。 7.御制:皇帝亲自撰写或监制的作品。 8.丕铄:盛大辉煌。 9.帝宗:皇室宗族。 10.复受天命:再次接受上天的旨意。 11.群阴:指各种阴暗势力。 12.黩:侵害。 13.一戎:一次战争。这里指的是平定战乱的战争。 14.大定:局势稳定。 15.奠鬯:指设立祭坛。鬯,古代用于祭祀的香酒。 16.斯馨:此香。 17.功歌:歌颂功绩的歌曲。 18.在咏:正在歌唱。 19.佑启:保佑启迪。 20.后人:后世之人。 21.文轨:文治教化。 22.蚤正:早日端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太宗皇帝的丰功伟绩。诗中“丕铄帝宗,复受天命”描绘出皇帝受到上天的眷顾,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群阴犹黩,一戎大定”则描述了皇帝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安宁;“奠鬯斯馨,功歌在咏”是对皇帝祭祀天地、英明决策的赞美;最后的“佑启后人,文轨蚤正”表达了希望皇帝继续引领国家繁荣昌盛的愿望。整首诗气势恢宏,充满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太宗皇帝位酌献用《韶安》。御制。》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创作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这个时期,南宋政权稳固,社会相对稳定。 当时,杨万里曾任国子监博士、太常博士等官职,他对朝廷的忠心和对国家的关心使他写下了这首赞美皇帝的诗歌。在这个时期,他与皇帝关系密切,这使得他有机会在宫廷庆典上创作这样的作品。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正处于与金国的对抗状态,国家内外交困。然而,皇室仍然坚持举行祭天仪式,以表达对天神的敬畏和对国家的忠诚。因此,这首诗也是杨万里对这个时代精神的反映,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