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晴窗

标题包含
晴窗
晴窗已晨炊,趺坐焚清香。 泥炉拥瓦缶,熟此蟹眼汤。 茶甘泛松实,舌本味亦长。 温乎气忽平,兀然梦相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晴天里,窗户透出晨光,炊烟袅袅升起;端坐静室,点燃一缕清香。简陋的泥炉上,瓦罐里的水渐渐烧开,泛起丝丝蟹眼般的气泡。茶香伴着松果的甘甜味道回荡在舌尖,回味无穷。温暖的感觉在心中弥漫,恍然间忘却了梦境与现实。
去完善
释义
1. 晴窗:晴天的窗户,这里指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 2. 晨炊:早晨烧火煮饭。 3. 趺坐:佛教徒盘腿端坐的姿势。 4. 焚清香:燃点起淡雅的香料。 5. 泥炉:用泥土制成的炉子。 6. 瓦缶:陶制的罐子。 7. 蟹眼汤:指茶汤,因煮茶汤时初沸如蟹眼般的水泡而得名。 8. 茶甘:茶叶的甘甜。 9. 泛松实:泛指茶叶伴着松子的香味。 10. 舌本:舌尖,即口尝味道的地方。 11. 温乎:温和的感觉。 12. 兀然:浑然不觉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晴窗》一诗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晨间画面。诗人韩淲在阳光普照的早晨,透过窗户向外望去,一片晴明之景。他在这美妙的氛围中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为烹煮早餐忙碌。而后以端庄的姿态坐在屋内,点燃清香,宁静内心。用泥土制成的炉子包裹着的瓦罐正在烧水,透过窗户可以看见水面冒出螃蟹眼睛般的小水泡。茶香和松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使人心旷神怡。温暖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不知不觉地进入梦境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示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晴窗》是南宋诗人韩淲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个时期的中国历史动荡不安,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尖锐。 诗人韩淲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家族世代为官。然而,在韩淲生活的时代,国家政治腐败,社会风气败坏,许多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和打击。这种现实让韩淲深感痛心,也激发了他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希望通过诗歌来揭露社会弊端,唤醒民众的爱国意识。 此外,南宋时期的社会经济逐渐发展,文化艺术也日趋繁荣。尤其是诗歌创作,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韩淲作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在《晴窗》这首诗中,韩淲通过对晴窗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也体现了其高尚的民族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