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九
纷纷眼底正争驰,我独冥心绝五綦。
说与傍人俱不信,故山惟有白云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我眼前所看到的事物都在争相展现自己,而我却在内心保持平静,毫无杂念。告诉周围的人都不相信我的说法,只有故乡的山间的白云能理解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按照原诗的格律和韵脚写出的和诗。
2. 余仲庸:作者的朋友,生卒年不详。
3. 松风阁:具体地点不详,可能在作者的故乡或友人的故乡。
4. 冥心:使心灵平静,集中精神。
5. 五綦:指五种快乐。古代儒家认为的五种幸福,包括寿、富、康宁、攸好德和考终命。
6. 说与傍人俱不信:把内心的想法告诉别人,但他们都不相信。
7. 故山:故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纷纷眼底正争驰”开篇,描绘了人世间的喧嚣与纷扰,表现诗人对此的无动于衷。随后“我独冥心绝五綦”表达了自己在纷繁世界中的超然脱俗、心灵清静的状态,是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接下来的“说与傍人俱不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态度的不被世人理解,他这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最后“故山惟有白云知”则是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宽广以及对外界看法的豁达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白云”来象征纯洁无暇的心境,使全诗的意境显得尤为深远而宽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九》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这个时代,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大片领土被金人占领。裘万顷生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关心国家兴亡,担忧民生疾苦。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九》这首诗中,裘万顷通过对松风阁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借景抒发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期盼。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诗作中也得到了体现,如“山雨欲来风满楼”等诗句,都充分展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