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除夜

标题包含
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元初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将,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再也无法梦见曾经团圆欢聚、共饮屠苏酒的情景了,只能独自挑灯,在漫漫长夜里守着孤寂。
去完善
释义
屠苏:一种酒名,古人常于除夕饮屠苏酒以避邪迎新;未央:未尽、未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除夜》开篇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又充满萧瑟之感的画面,“乾坤空落落”奠定了全诗低沉压抑的基调,而“岁月去堂堂”则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无情流逝带来的无力感。中间两联通过具体意象刻画诗人的艰难处境和内心挣扎。“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生动地展现了他面对人生绝境时的恐惧与坚韧;“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则透露出一种超脱生死的豁达态度,但同时也隐含着深深的悲哀。最后两句从现实回到梦境,“无复屠苏梦”点明了家国破碎后的绝望心境,而“挑灯夜未央”则将这种孤独延续至无尽的黑夜之中,使得整首诗余韵悠长,感人至深。文天祥以其真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为后人留下了一首不朽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此时的文天祥正处于人生最为困苦和悲壮的阶段。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与沦陷,自己也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在被元军俘虏后,他饱受折磨,但始终不屈服于敌人。这首《除夜》正是他在囚禁中度过除夕之夜时所作。面对空荡荡的天地、流逝的岁月,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文天祥以沉痛而坚定的笔触写下了对家国的思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尽管身处绝境,他的精神却超越了肉体的束缚,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