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轩席上探得丁香树子
物生各有性,矫之理宜伤。
如何生微木,揉结始滋芳。
开花不满把,琐碎垂丹黄。
岂识青桂枝,一引百丈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万物生长都有其特性,强行改变它反而会伤害它。
如何使小树苗茁壮成长,需要慢慢呵护和培育。
开花结果时枝头挂满果实,细小却垂坠着金黄的色彩。
谁能想到原本青翠的树枝,最终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丁香树子:指丁香树的种子。丁香树,又名鸡舌香、丁子香,是一种常绿乔木,开白色或紫色小花,香气浓郁。
2. 矫:矫正,纠正。这里指改变事物的本性。
3. 理宜伤:按照道理来说应该会有所损伤。
4. 微木:小树。
5. 揉结:揉搓,紧密相连。这里指丁香树子的生长过程。
6. 滋芳:滋生芬芳,指丁香树子生长开花的过程。
7. 满把:一把,形容花朵数量不多。
8. 琐碎:零散,不完整。
9. 垂丹黄:指丁香花下垂,颜色为红色和黄色相间。
10. 青桂:桂花的一种,又称桂花。
11. 一引:一开始生长。
12. 百丈彊:形容桂花树的生长速度很快,能迅速长高。
去完善
赏析
《西轩席上探得丁香树子》是一首描绘丁香树的诗词。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丁香树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植物生长皆有其特性,不应随意改变的道理。
首联“物生各有性,矫之理宜伤”阐述了万物生长皆有其特性,强行改变会导致伤害的观点。这是诗人对于生命哲学的探讨,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颔联“如何生微木,揉结始滋芳”描述了丁香树的生长过程。丁香树虽然微小,但在揉搓和纠结中逐渐滋生芬芳。这里诗人通过丁香树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和对逆境中成长的感悟。
颈联“开花不满把,琐碎垂丹黄”描绘了丁香花的形态特征。丁香花虽然细小,但颜色鲜艳,香气扑鼻。这是诗人对丁香花美丽绽放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中微小美好的关注。
尾联“岂识青桂枝,一引百丈强”则通过与丁香树形成对比的青桂树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时期,公元1018年左右,诗人韩维在京城汴梁参加了一场文人士大夫的雅集,名为“西轩”。在这次宴会上,韩维与其他文人墨客相聚一堂,共赏春日风光。此时,丁香树结出了累累果实,令人叹为观止。于是,韩维即兴挥毫,写下了这首《西轩席上探得丁香树子》。
在这首诗歌的创作年代,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的生活都幸福美满。韩维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才华横溢,却未能在官场上一帆风顺。他曾多次被贬谪,壮志难酬。这种人生际遇使得韩维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与此同时,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日益发展,文化艺术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文人墨客们热衷于结交名士,探讨文学、哲学等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韩维的诗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不仅擅长描绘自然风光,还对人生哲理有着深刻的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