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吴中持陈绍之墨梅归置屋壁

标题包含
自吴中持陈绍之墨梅归置屋壁
西湖貌得一枝来,长夏风轩尽日开。 老眼暗中时摸索,便知玉雪不能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湖就像一枝美丽的鲜花,在炎炎夏日里迎风怒放。 我的眼睛在黑暗中摸索着,就知道这白如玉石的花朵无法用言语形容。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自吴中:即来自吴中地区,吴中是古代对苏州一带的称呼。 2. 陈绍之墨梅:指陈绍所画的墨梅图。陈绍是宋代画家,擅长画墨梅。 3. 玉雪:比喻梅花洁白如雪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得到一幅梅花画后的欣喜之情。首句“西湖貌得一枝来”中的“西湖”是诗人所处的环境,而“一枝来”则形象地描述了梅花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吴中地区得到了这幅墨梅画的喜悦心情。第二句“长夏风轩尽日开”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珍视,即使在炎炎夏日里,也依然将这幅画挂在显眼的地方欣赏。 第三句“老眼暗中时摸索”则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这幅画时的投入,即使是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也要用手去摸索感受这幅画的魅力。最后一句“便知玉雪不能猜”则是诗人对这幅画的赞美,认为画中梅花的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墨梅画的喜爱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吴中持陈绍之墨梅归置屋壁》是南宋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描绘墨梅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中期(约公元1140-1200年),此时正值南宋政权稳定,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韩淲作为一位文人,他的生活充满了文学、书画等方面的交往。他崇尚苏轼的诗风,认为苏轼诗具有天然之趣,主张诗应重在言志抒怀。这与当时的文人风尚密切相关,他们纷纷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南宋中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苏州一带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更为突出。在这种背景下,韩淲有机会接触到了陈绍之墨梅这样的艺术品,并在欣赏之余,将画作带回自己家中,以此表达自己的品味和生活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