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章致远贤良赴招抚司机幕
穷经知国更知兵,梁楚中间播此声。
唐幕亟招温处士,汉廷徐策董先生。
平时未识人贤否,用处方关国重轻。
露布便多机事少,寄书因到武昌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穷经通晓治国之道亦深谙兵法,在梁楚之地广为传播。
唐代幕府急召温处士(温庭筠),汉朝朝廷善待董先生(董仲舒)。
世事难辨贤与不肖,受重用方显国家重轻。
谈及时局多忧虑而少机遇,寄书信往往抵达武昌城。
去完善
释义
1. 穷经:指深入钻研儒家经典著作,此处形容章致远学识渊博。
2. 梁楚:指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和楚国,这里代指中原地区。
3. 唐幕:唐代藩镇设置参军事,辅佐节度使处理政务,这里指朝廷征召有才能的人参与军事事务。
4. 温处士:指唐朝诗人温庭筠,曾任国子助教,以诗才著称。这里借指章致远。
5. 汉廷:汉朝的朝廷,这里代指宋朝朝廷。
6. 徐策:西汉大臣,曾任丞相,擅长策划。这里借指章致远。
7. 董先生:指汉代著名文人董仲舒,曾任江都相,主张儒术治国。这里借指章致远。
8. 人贤否:意指识别人才的能力。
9. 机事:指军事机密。
10. 露布:古代用于发布军情或捷报的文书。
11. 武昌城:位于湖北省,是南宋与金朝对峙的前沿阵地。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赞颂章致远的才学和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对他的期许和信任。首联“穷经知国更知兵”表现了章致远学识渊博、精通军事的特点,为下文他担任招抚司机幕这一职位做了铺垫。颔联引用唐温处士、汉董先生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和对他在战场上的期待。颈联则说明了在国家需要时,选拔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平时对人了解的重要性。尾联作者想象章致远在武昌城的场景,希望他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章致远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激情与担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章致远贤良赴招抚司机幕》是南宋诗人曹彦约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当时金兵侵扰边疆,战争频繁。
曹彦约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他在诗歌中提到了“烽火连三月”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的战争形势十分严峻。在诗中,他劝诫友人章致远要尽职尽责,为国分忧。
在这个时期,曹彦约曾任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多次镇压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由于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被朝廷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然而,尽管他做出了诸多贡献,但他仍对国家的现状感到担忧和痛心。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送别诗,既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