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光相寺

标题包含
光相寺
云气巃嵸羃晓山,晴曦倒影射阑干。 须臾变态还空寂,水接天光一片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云在山间环绕着,阳光映照在栏杆上。 一会儿变化了形态又回归平静,水光接天一片寒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光相寺: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境内的一处寺庙。 2. 吴泳:宋代文人,号鹤林居士。 3. 云气巃嵷: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4. 羃:遮掩,遮盖。 5. 晓山:指清晨的山景。 6. 晴曦:晴朗的阳光。 7. 倒影:物体的影子倒过来,这里指阳光照射在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8. 射阑干:指阳光照在栏杆上。 9. 须臾:片刻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10. 变态:形态的变化。 11. 空寂:寂静,安静。 12. 天光:天空的光辉,这里的意思是天空与水面相连,形成一片蓝色的景象。 13. 水接天光:形容水面与天空相接,景色优美。
去完善
赏析
《光相寺》吴泳的这首诗词以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深邃的生命感悟。"云气巃嵷羃晓山"描述了云层笼罩下的山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紧接着的"晴曦倒影射阑干"描绘出阳光穿透云层,映射在栏杆上的景象,这一句展现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接下来的"须臾变态还空寂"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短暂和无常,最后的"水接天光一片寒"则强调了生命最终归于寂静的本质。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展示了人生百态,使读者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光相寺》是南宋诗人吴泳的一首描绘光相寺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也就是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北方金朝的入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佛教作为一种心灵的寄托,仍然在人们中间广为流传。光相寺作为当时的重要寺庙,成为许多人的精神支柱。 在这首诗中,吴泳通过描述光相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期盼。他通过对光相寺的赞美,传达出人们对信仰的追求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吴泳作为一个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以及他作为一个文人,对于文化传承的执着和担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