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远

标题包含
忆远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见于《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 张籍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农业劳动,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尤以诗歌创作...查看更多
秦可可
去完善

译文
行人们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刚踏上漫长旅程的第一天,太阳即将落山。 我只喜欢那门前的一对柳树,它们的枝条和叶子永不分离。
秦可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行人:离家在外的人。 2. 犹未有归期:还没有确定回家的时间。 3. 初程:初次出发。 4. 日暮时:傍晚时分。 5. 爱:欣赏。 6. 双柳树:指植于门前的两棵柳树,因为其相互依偎的形态,常被寓意为恩爱夫妻或者患难朋友。 7. 枝枝叶叶:柳树的枝条和叶子,这里用来比喻相互之间的亲密无间。
秦可可
去完善
赏析
《忆远》这首诗歌描绘了离家远行的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在诗中,诗人以“行人”的形象表达了离家在外的人渴望回家的心情,而“未有归期”则暗示了这种愿望的难以实现。接着,诗人通过“万里初程日暮时”一句,展现了旅程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 此外,诗人还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以“门前双柳树”为寄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期待。“枝枝叶叶不相离”则象征着家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即使相隔千里,也无法阻挡亲情的牵绊。
秦可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远》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9世纪初期,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加剧。而张籍作为一个关心民瘼的文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人生际遇上,张籍早年曾入仕为官,但因正直敢言,多次被贬谪。他曾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和民生的疾苦,这些都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素材。他的作品既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也有对战争、宦海沉浮的感慨。 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唐朝已经走向衰落,内外矛盾重重,战争频繁,民众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张籍的诗文更加关注民间疾苦,表现了对国家和民众的深深忧虑。他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战乱、贫困、离散等现实问题,传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关怀。
秦可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