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阳次日登城山

标题包含
重阳次日登城山
城山饮罢冷侵衣,湖上重来月满巵。 未爱疎篱黄菊日,最怜秋水白云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林亦之"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在城山上喝完酒后,寒冷侵蚀着衣服,再次来到湖边时,月亮已升到酒器之中。还未等到疏篱边的黄菊盛开的时日,最令人怜爱的却是秋水与白云相辉映的时候。
去完善
释义
《重阳次日登城山》 林亦之 1. 城山:这里指南京的钟山。 2. 饮罢:喝完酒之后。 3. 冷侵衣:寒冷侵袭衣服,形容天气变冷。 4. 湖上:这里指秦淮河上的风光。 5. 月满巵:月光洒满酒杯,形容月光皎洁。 6. 未爱:不喜爱。 7. 疎篱:稀疏的篱笆。 8. 黄菊:黄色的菊花。 9. 日:日子。 10. 最怜:最喜欢。 11. 秋水:秋天的水,这里用来比喻清澈的水。 12. 白云:白色的云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阳次日登上城山所见的景色和心情。首句“城山饮罢冷侵衣”描述了诗人在登山过程中感受到的寒冷,以及酒后微醺的状态。接下来的两句“湖上重来月满巵。未爱踈篱黄菊日,最怜秋水白云时”则是诗人登高望远,欣赏到湖面波光粼粼的美景,以及对黄菊、白云的喜爱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重阳佳节赏景的愉悦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阳次日登城山》是南宋诗人林亦之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光宗绍熙年间(约公元1190年)。 在这首诗创作的时期,林亦之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曾任郡守,后因故被贬为平民。在失去官职后,他的生活变得困顿不堪,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这一时期的林亦之,游历山水,结交文友,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怀。 当时正值南宋光宗朝,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光宗皇帝昏庸无能,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林亦之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这种社会现象深感痛惜。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