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客木犀下有赋
茂树幽花兀老苍,不随众卉入词场。
虎头点点开金粟,犀首累累佩印章。
明月上时疑白傅,清风度处越黄香。
人才生世元如此,不为无人不肯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茂密的树木与幽静的花朵屹立在古老的土地上,它们并不随着其他的花卉一起进入诗歌的殿堂。在这里,老虎的头点缀着金色的果实,犀牛的头佩带着累累的印记。每当明月升起,我似乎看到了白居易的身影;每当清风吹过,我仿佛感受到黄庭坚的香气。人才在世上诞生,本应像这些花草一般,独立而芬芳,不因缺乏赞赏和认可而不绽放光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木犀:即桂花。
2. 虎头:比喻桂花的黄色花朵。
3. 金粟:指桂花的金黄色小花。
4. 犀首:形容桂树的纹理。
5. 白傅:唐代诗人白居易。
6. 黄香:古代黄香是一种熏香的名声。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豪放的风格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通过对茂密树木和盛开的花朵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在诗人眼中,这些花朵并没有跟随其他花卉进入诗人的词场,而是独自绽放,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此外,诗人还通过比喻将木犀花比作虎头和犀首,赋予了它们坚韧的品质和独具一格的形象。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木犀花的独特品质:当明月升起时,它似乎与白居易的诗句相呼应;当清风吹过时,它的香气超越了黄香。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木犀花的美丽,还暗示了它在诗人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木犀花的特质:尽管生在世上的人才并不总是被赏识,但木犀花并不会因为没有人关注而不愿绽放自己的美丽。这首诗借物抒情,通过赞美木犀花的坚韧和独立,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人格独立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约客木犀下有赋》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魏了翁所作,创作于公元1234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魏了翁经历了从少年到成年的过程,并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曾担任地方官职,致力于改善民生和治理地方事务。魏了翁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百姓疾苦,这也是他在诗歌中表达的主要主题。
在《约客木犀下有赋》这首诗中,魏了翁通过对木犀花的描绘,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木犀花象征着纯洁、友谊和高尚的品质,这与魏了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吻合。
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金国威胁之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民不聊生。魏了翁目睹了这一现象,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关怀。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魏了翁对时代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