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百僚

标题包含
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百僚
玉醴宴嘉节,拜恩欢有馀。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 白露秋稼熟,清风天籁虚。和声度箫韶,瑞气深储胥。 百辟皆醉止,万方今宴如。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 微臣徒窃抃,岂足歌唐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唐朝大臣、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在唐德宗时期,权德舆以进士身份进入官场,历任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他在任期间,秉公执法,廉...查看更多
鹤初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个关于庆祝节日的故事。在美好的节日里,人们享用着美酒佳肴,感恩欢愉的心情溢于言表。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金黄的菊花争相斗艳,散发出阵阵芬芳的香气,茱萸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秋天的田野丰收在望,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和谐的旋律伴随着吹奏的音乐响起,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美好的故事。祥和的氛围弥漫四周,让人感觉舒适愉悦。 在这场盛宴中,所有的宾客都陶醉其中,欢乐的气氛感染了每一个人。皇帝的仁爱之心展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他的智慧就如同闪耀的宝石一样光芒四射。我作为这样一个场合的一员,只能一边欣赏这样的美景,一边心中暗自高兴。我深知,这一切美好都像古代的尧舜盛世一样值得传颂。
鹤初
去完善
释义
1. 玉醴:甜美的泉水,指代美酒。 2. 嘉节:佳节,此处指的是重阳节。 3. 拜恩:接受皇帝的恩典。 4. 煌煌:光明,闪耀的样子。 5. 菊花秀:菊花开得茂盛美丽。 6. 馥馥:香气浓郁。 7. 萸房:茱萸的果实,黄色,形似橘子,民间认为有驱邪作用。 8.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白天渐短,气温下降,早晚露水增多。 9. 秋稼熟:秋天的庄稼成熟。 10. 天籁:自然的声音,这里形容风吹过的声音。 11. 和声:和谐的声音,这里指乐声。 12. 箫韶:舜时的乐器,此处借指音乐。 13. 瑞气:吉祥之气。 14. 储胥:古代防守用的军事设施,这里代指皇城。 15. 百辟:百官。 16. 醉止:喝醉了停止。 17. 万方:全国各地。 18. 宸衷:皇帝的心意。 19. 化成:教化形成。 20. 藻思:才华横溢的思想。 21. 琼琚:华丽的佩玉,此处形容优美的诗篇。 22. 微臣:作者对自己的谦称。 23. 窃抃:偷着高兴。 24. 唐虞:唐尧和虞舜,上古时代的贤君,这里借指唐朝皇帝。
鹤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美好景象以及皇帝赐宴的盛况。首联通过“玉醴”和“拜恩”表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颔联写菊花与茱萸的繁茂,表达了丰收的喜悦;颈联则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尾联赞美皇帝的英明和治理国家的成功,诗人表示自己的喜悦和对盛世的敬仰。整首诗风格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唐朝重阳佳节的祥和气氛。
鹤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百僚》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创作的一首应制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德宗时期,具体时间约在公元780年至805年之间。 在这段时间里,权德舆作为朝廷官员,经历了唐德宗在位时期的治世和中唐的政治变革。这期间,虽然边疆战争频繁,但中央政权相对稳固,经济逐渐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因此,这首应制诗展现了一种太平盛世的景象,以及作者对皇上的感激和对国家的忠诚。 时代背景方面,此时正值唐代中期,社会繁荣,文化兴盛。而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自古以来就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表达人们对长寿、幸福的美好向往。这首诗正是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盛况,表现了当时朝廷的繁华和谐,以及对国家的祝愿和对君主的敬仰之情。
鹤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