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
只闻来客说春游,不逐花前笑自留。
浪说春期计春尽,留春无术只春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只听说有人来谈论春天的郊游,却没有在繁花盛开时留下笑声。
空谈春天的时间即将结束,想要留住春天却毫无办法,只剩下无尽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只闻:只是听说。
2. 来客:来访的客人。
3. 春游:春天出游。
4. 不逐:不去追求。
5. 花前:花丛之前。
6. 笑自留:独自留下笑声。
7. 浪说:随便说说。
8. 春期:春天的时光。
9. 计春尽:计算春天的结束。
10. 留春:留住春天。
11. 无术:没有办法。
12. 春愁:春天的愁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春愁”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奈。首句“只闻来客说春游”描绘了人们在春天出游的欢乐景象,而诗人在此却并未参与其中。第二句“不逐花前笑自留”则体现了诗人在欣赏春天的美景时,并没有投入其中尽情欢笑,而是选择了独自留下。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无法言明的惆怅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浪说春期计春尽,留春无术只春愁”进一步深入主题。诗人通过“春期”和“春尽”这两个词,形象地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担忧。然而,尽管他渴望留住春光,却又感到力不从心,只能陷入无尽的“春愁”之中。这种情感表达使全诗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愁》是宋朝诗人王令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039年。在这首词中,王令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深深的哀思之情。
这个时期的王令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虽然社会相对安定,但是由于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等原因,国家的繁荣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王令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和使命,他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
王令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也充满了曲折。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幼年时丧父,生活艰辛。然而,他并没有被困境打败,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有才华的文人。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取得功名。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