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篇
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平阳公主家。可怜女儿三五许,
丰茸惜是一园花。歌舞向来人不贵,一旦逢君感君意。
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紫房彩女不得见,
专荣固宠昭阳殿。红妆宝镜珊瑚台,青琐银簧云母扇。
日夕风传歌舞声,只扰长信忧人情。长信忧人气欲绝,
君王歌吹终不歇。朝弄琼箫下彩云,夜踏金梯上明月。
明月薄蚀阳精昏,娇妒倾城惑至尊。已见白虹横紫极,
复闻飞燕啄皇孙。皇孙不死燕啄折,女弟一朝如火绝。
明明天子咸戒之,赫赫宗周褒姒灭。古来贤圣叹狐裘,
一国荒淫万国羞。安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孝成皇帝天生骄奢,时常巡游于平阳公主的府邸。最令人怜爱的是那些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她们就像一园鲜花般茂盛可爱。虽然这些歌舞表演通常并不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自从被皇帝遇见并欣赏后,她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皇帝对她们钟爱有加,于是姐妹俩被带进了深宫。然而,在深宫之中,她们却与那些同样美丽的嫔妃们无缘相见,反而独享着宠爱,居住在昭阳殿。这里的装饰华丽非凡:红妆映照在精美的宝镜之上,珊瑚树装点着窗棂,银簧配着云母制成的扇子。
夜幕降临,歌舞之声依然回荡在空中,这令长信宫中的忧虑之人更加担忧。那忧虑的人儿已经痛苦不堪,而皇帝的歌声和乐声仍然没有停息。他白天吹奏着琼箫,晚上则踏着金梯,登上了明月楼。
明亮的月亮渐渐变暗,阳精仿佛也失去了光彩,那个娇媚得足以迷惑皇帝的赵飞燕开始到处找茬。不久之后,人们便看到了天空中白虹横过的景象,又听闻了赵飞燕企图加害皇子的传闻。然而皇子侥幸躲过了一劫,而赵飞燕的美梦却因为她的放肆而被打破。
天子对此大为警惕,他明白褒姒那样的故事绝不能再次上演。自古以来,圣贤们都感叹狐狸皮带来的灾难。一个国家的荒淫无度会使得其他国家都为之蒙羞。怎么才能找到一把能斩断皇家公子的利剑呢?

去完善
释义
1. 平阳公主:汉朝公主,汉武帝刘彻的姐姐。
2. 三五:指十五岁左右的年龄。
3. 丰茸:丰满的样子。
4. 可怜:可爱,惹人怜爱。
5. 行幸:皇帝出行到某地。
6. 歌来人不贵:形容歌舞艺人地位不高。
7. 姊妹双飞:指赵飞燕和其妹合德一同进入皇宫。
8. 紫房:古代宫殿中的别称,这里代指皇宫。
9. 彩女:宫女。
10. 昭阳殿: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居住的宫殿。
11. 红妆宝镜:美丽的妆容和华丽的镜子。
12. 珊瑚台:用珊瑚装饰的台阶。
13. 青琐银簧:描绘华丽的门窗。
14. 日夕:日落时分。
15. 长信忧人:指居住在长信宫的班婕妤,她因失宠而忧心忡忡。
16. 歌吹:唱歌跳舞。
17. 琼箫:玉制的箫。
18. 金梯:黄金做的楼梯。
19. 明月薄蚀:明亮的月光变得暗淡。
20. 白虹横紫极:古人认为虹的出现是战乱或不祥之兆。
21. 皇孙:这里指成帝的儿子。
22. 火绝:火焰熄灭,比喻生命终结。
23. 贤圣:有才德的人。
24. 狐裘:喻奢华的生活。
25. 褒姒灭:指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而导致国家灭亡。
26. 断马剑:古代宝剑名。

去完善
赏析
王翰的《飞燕篇》以汉代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的历史故事为背景,通过描绘她们的舞姿、容貌以及宠妃生活,展示了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和道德沦丧。诗中“可怜女儿三五许,丰茸惜是一园花”写她们初入宫廷时可爱动人的形象;“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则表现了她们得到皇帝的宠爱,平步青云的过程。
然而这种奢华的生活并没有带来幸福,反而让人忧虑。如“日夕风传歌舞声,只扰长信忧人情”写出皇帝沉湎于歌舞声色之中,让身处冷宫的皇后忧心忡忡;“长信忧人气欲绝,君王歌吹终不歇”则进一步刻画了皇帝在声色犬马中的堕落和无情。
诗人担忧这种荒淫现象会导致国家衰败,警示人们要珍视贤德,痛恨邪恶。他用“古来贤圣叹狐裘,一国荒淫万国羞”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并期望有正义之士站出来斩断这种败坏的风气。
这首诗通过对赵氏姐妹命运的分析,揭示了历史悲剧的根源,告诫后人要吸取历史教训,重视道德修养,共同维护国家的繁荣昌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飞燕篇》是唐代诗人王翰创作的一首描绘赵飞燕的美貌和才艺的诗歌。此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时期(712-756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许多著名文人墨客如杜甫、李白等都活跃在这个时期。
王翰本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自然受到盛唐文化的影响。他的诗才横溢,善于运用生动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便是他描述赵飞燕美貌的代表作。
此外,赵飞燕作为汉成帝皇后,在中国历史上颇富传奇色彩。她美丽聪慧,善于歌舞,被誉为“掌上舞”。她的故事激发了历代文人的灵感,成为诗词歌赋中的重要题材。
总的来说,《飞燕篇》是王翰在唐朝盛世背景下创作的描绘赵飞燕美貌才艺的诗歌,展现了诗人才情横溢的一面。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