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都场正月尽未见梅思雪中石门之游作 其一

标题包含
都场正月尽未见梅思雪中石门之游作 其一
千里春何晚,三旬暖不回。 眼青暝县柳,粉白闷宫梅。 丽水年时泛,桃花雪里开。 轩辕丘一梦,怀往意悠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脚步如此缓慢,已经过了三十天,天气还是温暖不起来。放眼望去,柳树在昏暗的天空下显得青翠,而宫墙里的梅花却因无精打采而显得暗淡无光。记得过去在丽水的时光,那时经常在雪中欣赏桃花盛开的美景。如今回想起来,就像是做了一场黄帝之梦,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惆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都场:宋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2. 正月尽:指农历正月结束。 3. 未见梅:未看到梅花开放。 4. 雪中石门之游:这里是指作者在雪中的石门山游玩。 5. 清明县柳:指春天柳树抽绿时节。 6. 粉白闷宫梅:形容宫中梅花盛开的样子。 7. 丽水:古代浙江的河流名。 8. 年时泛:每年都要游历的地方。 9. 桃花雪里开:描述桃花与雪花同时盛开的景象。 10. 轩辕丘:即今河南省境内的黄帝陵。
去完善
赏析
薛季宣的这首《都场正月尽未见梅思雪中石门之游作 其一》充满了对于春天迟到的感慨。“千里春何晚,三旬暖不回”两句首先描绘了春天的延迟,表达出作者对于季节变换的不满和期待。接着,诗人通过“眼青暝县柳,粉白闷宫梅”描述了柳树和宫梅的状态,传达了春色暗淡的氛围。而“丽水年时泛,桃花雪里开”则强调了美好的景象只能在梦中实现,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向往。最后,“轩辕丘一梦,怀往意悠哉”以梦境中的景色结尾,体现出作者沉浸在对过去的怀念之中,思绪悠远。整首诗借用春日的景象、生活中的琐事以及回忆中的美好场景,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都场正月尽未见梅思雪中石门之游作 其一》是南宋诗人薛季宣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具体时间为南宋中期。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繁。而薛季宣正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创作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他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因此选择远离朝廷,专注于学问研究。他曾多次出游,到过很多地方,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在这次的雪中石门之游中,他感受到了雪中的美景和梅花盛开的浪漫气氛,从而写下了这首赞美梅花的诗篇。 在这一时期,宋朝的文化艺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喜爱。薛季宣的这首《都场正月尽未见梅思雪中石门之游作 其一》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强,展现了南宋时期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