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中
晓风吹断花稍雨,青山白云无唾处。
岚光滴翠湿人衣,踏碎琼瑶溪上步。
人家远近屋参差,半成图画半成诗。
若使山中无杜宇,登山临水定忘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拂的晨风将花瓣上的露珠吹落,犹如青山、白云间空无一物。层峦叠翠的山光水色湿润了人的衣襟,溪水畔如碎玉般的琼瑶随意地踩踏。时见远处的居民房舍错落有致,那是诗篇中的画卷,画卷里的诗篇。
倘若这山里没有杜鹃啼鸣,人们登临山巅、漫步溪畔,必会流连忘返,忘却回家。
去完善
释义
1. 会稽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北部,是大禹陵所在地。
2. 花稍雨:指春天的细雨。稍,同“梢”。
3. 无唾处:无法形容的美好景色。唾,用口水描述事物形状。
4. 岚光:山中的雾气折射阳光形成的彩色光芒。
5. 滴翠:指绿树上的露水。
6. 琼瑶:美玉。这里比喻溪水清澈如琼瑶。
7. 参差:不整齐,高低不齐。
8. 杜宇:即杜鹃鸟,叫声婉转哀怨。相传古蜀国灭亡后,国王杜宇化作杜鹃鸟,春鸣直至吐血而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悠闲生活的诗词,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晓风吹断花稍雨,青山白云无唾处。”诗人以清晨的风吹落花瓣,山间白云飘渺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岚光滴翠湿人衣,踏碎琼瑶溪上步。”诗人描述了山中雾气凝结如翠珠滴落,湿润了行人的衣裳,踩碎了溪上的白玉似的琼瑶美景。
“人家远近屋参差,半成图画半成诗。”诗中写到山间的人家错落有致,远处的近处的房屋参差不齐,像是画中的一幅美丽的风景,又仿佛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篇。
“若使山中无杜宇,登山临水定忘归。”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这样美好的山水间与杜鹃鸟为伴,悠然自得,以至于忘记了回家的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会稽山中》是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为于南宋末年,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国土分裂,民生疾苦。而戴复古本人也经历了家族的没落,个人生活的流离失所。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戴复古来到了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在这里,他看到了秀美的山水、静谧的自然景色,感受到了古人遗风,不禁产生了怀古之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万峰森剑戟,双瀑响琼球。” 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会稽山的美丽风光。然而在这美丽的背后,隐藏着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感慨:山河破碎,百姓疾苦,个人的命运浮沉,时代的沧桑变化,这一切都在无形中透露出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