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 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水泉煮石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蒙谷,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约在宋理宗宝祐、景定年间(1253-1264)在世。 黄庚的诗才横溢,他的诗风清丽婉约,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感。他的作品在当时广为传颂,被誉为“江南才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我又重新找回了那份宁静。这一瞬间,我的白发似乎也增添了几分光彩。在这浩瀚无垠的江山中,我仿佛看到了那千里的月光和不夜的城市。这苍茫大地和无尽的夜空,仿佛在用无数闪烁的灯火诉说着无私与包容。 远处还未到春天的地方,柳絮已纷纷扬扬地飘落;而前面的小村庄,破晓时分已是梅花满枝。或许那遥远的岸边,春的气息还未来得及抵达,但在这样的夜晚,内心却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我想,那些华美的宫殿和贵族的生活也许显得有些庸俗。此刻的我更愿意捧起泉水,静静地煮一壶石茶,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片:量词,指单独的物体或成片的东西。 2. 随风:随着风势。 3. 整复斜:时而整整齐齐,时而斜斜地飘落。 4. 老鬓:年纪较大的老人头发。 5. 觉添华:觉得增添了光彩。 6. 不夜:形容月光照耀如同白昼,使夜晚明亮如昼。 7. 月千里:月色照亮千里的景象。 8. 天地无私玉万家:天地的恩泽公正无私地赐予万家珠宝。 9. 远岸未春飞柳絮:尚未到春天的时候,河岸边的柳树已经开始飞舞着柳絮。 10. 前村破晓压梅花:村前的梅花在清晨阳光穿透之时显得格外美丽。 11. 羔羊金帐应粗俗:描述自己在这个美景中泡一壶石茶欣赏这美景,却无富丽堂皇之俗气。 12. 自掬水泉煮石茶:亲自从泉水处舀取清水,用以煮茶。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雪”为主题,描绘出一幅生动形象的雪中世界。首句“片片随风整复斜”,形象地展现了雪花在空中飞舞的动态画面,看似无规则,实则有章可循。次句“飘来老鬓觉添华”,写出了诗人自己面对漫天风雪时的感受,感叹时光荏苒,白发增多的同时,也增添了几分岁月沉淀的韵味。 颔联“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江山的壮美与月亮的皎洁,虚写天地间大雪覆盖的无数家庭,如同万家灯火一般璀璨。这里诗人通过对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颈联“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则是诗人对远处和近处景象的观察,尚未回暖的河岸上柳絮飘扬,曙光微露的村落里梅花被积雪压弯枝头。这两句既展现出了季节变换的自然规律,又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独到发现。 尾联“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水泉煮石茶”,则体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追求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即使身居豪华的金帐之中,也要亲自取水烧茶,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超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是南宋诗人黄庚创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也就是公元1279年至1368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宋朝灭亡,元朝兴起,社会动荡不安。 黄庚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他人生中较为艰难的时期。他见证了南宋的衰落和灭亡,以及元朝的崛起。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普遍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黄庚也不例外,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家国之思的感慨。 在创作《雪》这首诗时,黄庚可能正在遭受战乱的影响。他通过描绘雪花飘落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他还以“梅花”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