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三鹤山二绝

标题包含
过三鹤山二绝
造物工夫拙剪裁,群芳各自得春开。 梨花嫁与东风去,随后荼蘼作媵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年-1236年),字舜俞,号平斋,浙江临安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直言敢谏著称。 洪咨夔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中进士,历任国子正、太常博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创造万物的过程中,天工妙手尚未巧夺天工,各种花卉已经各自绽放春天。梨花随东风飘去,然后荼蘼作为陪嫁的花儿也来到人间。
去完善
释义
1. 造物:指创造万物的神灵。在此引申为自然界的创造者。 2. 拙剪裁:形容自然界生发的状态不够精致完美。 3. 群芳:各种花卉的统称,此处特指春天的花卉。 4. 各自得春开:指各种花卉在春天竞相开放。 5. 梨花嫁与东风去:意指梨花在春风吹拂下盛开并凋谢。 6. 随后荼蘼作媵来:意指荼蘼花紧接着梨花开放。 7. 荼蘼:一种夏季开花的植物,因其花味芬芳且开放时间较晚,常常用作比喻事物的终结或结束。 8. 媵:陪嫁的女子,这里引申为陪衬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中各样的花卉竞相开放的景象。诗人在描述这一情景时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春天比作是一场盛大的婚礼,其中的花朵则犹如新娘般美丽。诗人将梨花比作出嫁的新娘,而把东风比作迎娶她的新郎,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使得万物复苏、生机勃发。随后的诗句“随后荼蘼作媵来”则是以荼蘼花作为陪嫁的侍女,意味着更多的鲜花竞相开放,展示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勃勃生机。这种比喻手法使诗歌生动形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三鹤山二绝》是南宋诗人洪咨夔所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时期。金国入侵中原,导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后,虽然偏安江南,但局势仍然不稳。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洪咨夔成为了一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命运,希望以自己的才学为国家做出贡献。 洪咨夔的生平事迹鲜有记载,但从他的诗歌作品中可以窥见他的人生际遇。他曾多次游历江南各地,目睹了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悲痛。在这首诗中,他以“过三鹤山”为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家国命运的忧虑。 诗中的“三鹤山”位于江南一带,地势险要,风景秀丽。诗人以“过”字开篇,点明了诗人是在游览三鹤山的途中,为下文描绘山水风光做了铺垫。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鹤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背后,却隐藏着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这种忧虑,既有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