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圆融庵藏书坞辋川图 其一

标题包含
题圆融庵藏书坞辋川图 其一
千尺苍崖贯日虹,忽惊悬水坐生风。 不知摩诘展神力,抟得他方置此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条长长的山涧像彩虹一样穿透了青天,突然间我发现这里的水帘悬挂在空中,如风吹过一般。我不知道这是谁施展了神奇的力量,把远方的美景带到了这里。
去完善
释义
1. "千尺苍崖":指非常陡峭的青色山崖,高约千尺。 2. "贯日虹":形容山崖如同连接天边的彩虹,气势恢宏。 3. "悬水":此处指瀑布或者飞流而下的水流。 4. "生风":让微风生出,意为凉爽宜人。 5. "摩诘":指的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字摩诘,其创作的诗文充满禅意,被后世尊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 6. "抟":把东西捏聚成团。 7. "他方":他乡异域,此处是比喻遥远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慧空(1294-1358)所作,诗名《题圆融庵藏书坞辋川图 其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释慧空以极其生动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这幅画的意境和画面。 首句“千尺苍崖贯日虹”描述了悬崖峭壁的壮观景象,“贯日虹”表示山势险峻,直冲云霄。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效果,让人仿佛看到了那瀑布从高高的山崖倾泻而下,激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彩虹的画面。 第二句“忽惊悬水坐生风”写出了人们被眼前美景深深吸引的感觉。作者通过“忽惊”、“坐生风”等词语,表现出画中景色给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最后两句“不知摩诘展神力,抟得他方置此中”则把绘画技巧和艺术创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借用了王维的名号来赞美这幅画的创作者,同时传达出画作的精妙和传神。 全诗语言华丽、用典巧妙,成功地传达了画面的美学意境,同时凸显了作者对于古典诗词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圆融庵藏书坞辋川图 其一》是南宋诗人释慧空所作的一首诗。诗以辋川图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禅林生活及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南宋中期(公元12-13世纪),当时南宋政权已稳定,佛教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慧空正值壮年,他在圆融庵过着严谨的僧侣生活,阅读了大量佛教经典和文学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面对辋川图,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了崇尚隐逸的文化风气。他们往往通过描绘山水田园、寓意闲适的生活来表达对世俗名利的不满以及对高洁品德的追求。而辋川图正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隐居之地,其诗画描绘了辋川优美的自然风光,契合了释慧空此时的内心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