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桃源忆故人

标题包含
桃源忆故人
修檐堕玉欺窗竹。 独坐冷云堆屋。 此味与谁同宿。 几寸东斋烛。 烟鬟雾鬓春山曲。 好梦浅愁相续。 那慰沈腰如束。 歌意灯前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彦端,字德升,号静庵,又号介庵居士,南宋文人。他生于1190年,卒于1256年,享年67岁。 赵彦端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汝愚是南宋的名臣,曾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要职。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修缮房檐飘落下如玉般美丽的东西在窗户旁轻触翠竹。 独自坐在屋檐下,周围云雾环绕、房屋若隐若现。 这种滋味谁能与我共享共眠? 东斋窗内只有几寸烛光摇曳。 烟雾般的发丝披散在春天的山间小路上,曲折婉转。 美好的梦境和浅浅的愁绪接连不断。 怎样的安慰才能像束缚住沈腰那样安抚我的内心? 歌声中传达的意境在这灯火阑珊处得以圆满。
去完善
释义
1. 修檐:高大的屋檐。修,高大。 2. 堕玉:指雨滴声。欺窗竹:透过窗户落在竹叶上。 3. 冷云堆屋:比喻屋子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 4. 东斋:向东的居室,这里指作者的住处。 5. 烟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美丽的样子,这里是作者用来描绘春山的形状。 6. 春山曲:曲折的春天的山脉。 7. 好梦浅愁:美好的梦境与短暂的忧愁交织在一起。 8. 那慰:即“奈何”,表示无可奈何之意。 9. 沈腰:南朝诗人沈约,曾自称腰瘦。这里用以形容自己身体的消瘦。 10. 束:束缚,指因病痛或忧伤而导致的身体消瘦。 11. 歌意:歌曲表达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桃源忆故人》是南宋诗人赵彦端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赏析: “修檐堕玉欺窗竹”,这句词描述了春天的景色。修檐指屋檐下的帘子,堕玉则是形容雨滴的声音。欺窗竹则是指雨水打在窗户上,仿佛是在戏弄竹子。这样的景象让人想起了春天的湿润和生机勃勃。 “独坐冷云堆屋”,这句词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冷云堆屋,是指屋子里充满了寒气,这与前面的春天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独自坐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孤独。 “此味与谁同宿”,这句词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独感。此味,指的是作者此刻的感受。与谁同宿,表达了作者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然而,这样的愿望却无法实现,因为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感受。 “几寸东斋烛”,这句词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东斋,是指东方的书房。烛,是指蜡烛。这句词的意思是,尽管夜晚已经降临,但作者仍然在书房里点着蜡烛,继续看书。这表现了作者勤奋好学的精神。 “烟鬟雾鬓春山曲”,这句词再次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烟鬟雾鬓,是指烟雾笼罩的山峰。春山曲,是指春天的山景。这句词的意思是,烟雾笼罩的山峰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美丽。 “好梦浅愁相续”,这句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好梦,是指美好的梦境。浅愁,是指轻微的忧愁。相续,是指连续不断。这句词的意思是,作者在美好的梦境和轻微的忧愁之间徘徊,无法摆脱这种情绪。 “那慰沈腰如束”,这句词表达了作者的无奈。沈腰,是指身体消瘦。如束,是指像被束缚一样。这句词的意思是,作者试图通过食物来安慰自己消瘦的身体,但却无济于事。 “歌意灯前足”,这句词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场景。歌意,是指歌曲中的情感。灯前,是指灯光下。足,是指满足。这句词的意思是,作者在灯光下听着歌曲,试图从中得到安慰,从而满足自己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桃源忆故人》是南宋词人赵彦端创作的一首描述隐逸生活的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中叶,正值宋朝南渡后政局不稳、战乱频繁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词时,赵彦端身处南宋朝廷的权力中心,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金兵南下、南宋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尽管他身为官员,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他深感朝廷的无能和腐朽,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因此,他在创作这首词时,以桃花源为象征,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在同时间段内,南宋朝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政治上,南宋朝廷在面对金兵的侵略时,软弱无能,多次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得国家主权和领土受到严重损害。经济上,由于战乱频繁,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民生活困苦。文化上,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在面临着家国之痛的同时,也积极寻求心灵的慰藉,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陆游、辛弃疾等人的诗歌,以及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