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
绿阴初蔽林塘路,凄凄乍流清韵。倦咽高槐,惊嘶别柳,还忆当时曾听。西窗梦醒。叹弦绝重调,珥空难整。绰约冰绡,夜深谁念露华冷。
不知身世易老,一声声断续,频报秋信。坠叶山明,疏枝月月,惆怅齐姬薄幸。余音未尽。早枯翼飞仙,暗嗟残景。见洗冰奁,怕翻双翠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林塘路:林荫小路,指代环境优雅的地方。
2. 凄凄:形容声音悲凉。
3. 乍:突然。
4. 高槐:树名,这里用来比喻所闻之地。
5. 别柳:与柳树分别,指离别的情境。
6. 西窗梦醒:描述诗人醒来时的状态。
7. 叹弦绝重调:感叹琵琶断弦难以重新弹奏。
8. 珥空难整:耳饰失去方向感,难以修复。
9. 绰约冰绡:形象地描绘出蝉的形象,表示其优雅的气质。
10. 露华冷:形容露珠冰冷。
11. 身世易老:感慨时光流逝。
12. 断续:形容声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13. 秋信:秋天的信息。
14. 坠叶山明:树叶飘落,山色明朗。
15. 疏枝月月:稀疏的树枝挂满月亮,表现月光之美。
16. 齐姬:春秋时期齐国的美女,这里泛指美人。
17. 薄幸:表示命运多舛。
18. 枯翼飞仙:用干枯的翅膀飞行的仙人,暗示生命消逝。
19. 暗嗟残景:暗自叹息美景不再。
20. 见洗冰奁:看到清洗玉镜的场景。
21. 怕翻双翠鬓:害怕翻动的双翠鬓毛。
去完善
赏析
《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吕同老这首词以“绿阴初蔽林塘路”开篇,营造出一幅夏日阴凉、静谧的画面。紧接着“凄凄乍流清韵”一句,描绘出蝉鸣的音韵,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故事。接下来“倦咽高槐,惊嘶别柳”,进一步刻画出蝉的形象和情感。它们在高大的槐树上悲凉地歌唱,在垂柳上慌乱地挣扎,令人想起当初也曾听到过的声音。而“西窗梦醒。叹弦绝重调,珥空难整”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叹息,仿佛在哀怜这悲伤的旋律,那断弦之痛,似乎永远无法再被修补。随后,用“绰约冰绡,夜深谁念露华冷”刻画出了夜晚蝉的身影,它孤独地在月光下倾诉着满腹的心事,却无人倾听。
上半阙写尽了蝉的悲情与孤独,下半阙则以蝉的视角,看到落叶的山明水秀,感受到深秋的来临。那些曾经的欢歌笑语,早已成为过眼烟云,只剩下“惆怅齐姬薄幸”的感叹。“余音未尽。早枯翼飞仙,暗嗟残景”则揭示了生命的无常,虽然蝉的生命短暂,但它仍能以坚强的意志迎接秋天的到来。最后两句“见洗冰奁,怕翻双翠鬓”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既希望看到碧绿的蝉翼展翅飞翔,又怕看到它随风飘散的模样。
全词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蝉的生命历程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了生命中最真实的一面,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是南宋词人吕同老所创作。词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正值南宋初期,这时政局动荡,战乱频繁,词人在这种情况下步入了文人墨客的行列。他致力于文学创作,以寄寓忧国忧民的情怀。
吕同老的创作风格独特,受辛弃疾的影响较深,他的词作内容广泛,既描绘了繁华热闹的都市景象,也展现了农村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感慨。在时代背景下,他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较为深刻,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思想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