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梅
樛枝半著古苔痕,万斛寒香一点春。
总为古今吟不尽,十分清瘦似诗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弯曲的枝条上覆盖着古老的青苔痕迹,万千株梅花散发出的清香让春天充满生机。
自古以来吟咏的诗篇无尽,而这独特的清雅姿态恰似诗人的形象。
去完善
释义
《枯梅》:史文卿
1. 樛(jiū)枝:向下弯曲的枝条。
2. 半著(zhù):部分覆盖着。
3. 古苔痕:古老的青苔痕迹。
4. 万斛(hú):形容数量众多。
5. 寒香:指梅花清冷的香气。
6. 一点春:春天的一点迹象。
7. 吟不尽:无法完全表达或描述完。
8. 十分:非常,极其。
9. 清瘦:形容身形消瘦,这里指梅花的形象。
10. 似诗人:像诗人一样。
去完善
赏析
《枯梅》这首诗描绘了梅花枝条弯曲、点缀着古老苔痕的情景,凸显出梅花的孤傲和沧桑之美。诗人用“万斛寒香一点春”表达出梅花特有的清香和生机。最后两句则寓意古今文人墨客对梅花的赞美已难以尽述,梅花的清瘦之态宛如诗人的形象一般独树一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枯梅》史文卿是南宋诗人史文卿的作品,大致创作于公元1194年至1208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末年,战乱频繁,民生疾苦。史文卿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才得到了当朝皇帝的赏识,一度官至翰林院学士。然而,好景不长,他因为直言不讳,得罪了权臣,被贬到广东潮州,后又流放到海南岛。
在这段人生际遇中,史文卿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感受到了战乱的残酷。在流放的日子里,他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这种生活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生,也更加珍视友谊和亲情。在这个过程中,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如《枯梅》等,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代的反思。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宦官弄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史文卿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他以笔为刀,揭露时弊,为民请命。虽然他的努力并没有改变时代的大局,但他的诗篇却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写照,流传后世,令人感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