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吏部知崇庆分韵得兮字
阳明迪性分,阴浊生尘泥。
蛟龙薄九空,高逝缥缥兮。
使可絷而豢,何异犬与鸡。
长安有狭邪,曲曲复低低。
主人笑延客,云栈登作梯。
客辞以未能,所忧困多蹊。
乞麾下霄汉,万里骑青霓。
去留本常事,渠不丧所赍。
秋风锵珮环,家在天之西。
归来拜三祖,归路幸不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明启迪性格区分,阴浊生成尘土污泥。
蛟龙逼近九天虚空,高飞缥缈遥远。
假使可以捆绑饲养,如何不同于狗和鸡。
长安城中有幽深小巷,曲折又低矮。
主人笑着邀请客人,云雾中阶梯状上升如同登天梯。
客人因不能到达而推辞,担忧困境重重充满歧途。
乞求挥舞扫清障碍,万里骑乘青云霓裳。
去留本是平常之事,不必忧虑失去所得。
秋风朗朗佩环声响,家在天空的西边。
归来祭拜三位先祖,归途幸运不再迷茫。
去完善
释义
1. 阳明:太阳的光芒。这里喻指高尚的道德品行。
2. 迪性分:启迪本性,使人认识到自己的本分。
3. 蛟龙薄九空:薄,接近;九空,九天,指高空。这句比喻有才干的人不会久居低位。
4. 高逝缥缥兮:高逝,飞向高处;缥缥,高远的样子。这句形容蛟龙飞向高空。
5. 使可絷而豢:絷,束缚;豢,饲养。这句意思是如果能被束缚和饲养,跟狗和鸡有什么区别呢?
6. 长安有狭邪:长安,古都名,借指当时京城;狭邪,狭窄的小巷。这句是说京城里有许多这样的狭窄小巷。
7. 云栈登作梯:云栈,云中的栈道;登作梯,登上栈道如同上了楼梯。
8. 所忧困多蹊:多蹊,指道路众多。这句是说自己担心走错路。
9. 乞麾下霄汉:麾,指挥;霄汉,云霄。这句请求对方指点迷津,带领自己走向更高的境界。
10. 万里骑青霓:青霓,青云。这句表示要远走高飞,追求理想。
11. 去留本常事:去留,离去或留下;本常事,本来就很平常的事。这句认为离去或留下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12. 渠不丧所赍:渠,他;丧,失去;所赍,携带的东西。这句说他不会失去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13. 秋风锵珮环:秋风,秋天的风;锵,金属撞击的声音;珮环,玉佩和玉环,古人挂在身上的饰品。这句描绘秋天的风吹过,佩环发出悦耳的声音。
14. 家在天之西:家,指心灵的归宿;天之西,指远方。这句表示心灵归宿在远方。
15. 归来拜三祖:三祖,指道家、儒家和佛家的祖师。这句说要回到起点,向三位祖师请教。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歌是诗人魏了翁写给朋友范吏部的送别诗。全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态度。首先,诗人用“阳明”和“阴浊”来形容人性,指出人们应该保持高尚的品质,不被世俗所污染。接着,诗人以蛟龙为喻,表达出超凡脱俗、翱翔天际的志向。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长安的狭窄小路和云间的阶梯,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嘲讽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随后,诗人又以客人为自己,表明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最后,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送范吏部知崇庆分韵得兮字》是南宋诗人魏了翁(1178-1237)在送别友人范吏部赴任崇庆时所作。创作时间为南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
在这个时期,魏了翁是一位著名学者和官员,他与范吏部的友情深厚。当时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知识分子渴望国家振兴。范吏部此次出任崇庆知府,肩负治理地方的重任。临别之际,魏了翁以诗相赠,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包括南宋的历史和文化。此时距离南宋的建立已有百余年,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繁荣,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魏了翁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远赴任所的担忧,同时也寄予了对国家安定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