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病起

标题包含
病起
黄祖城边下石船,蕉林暗地雨如烟。 只知问俗求民瘼,却愧经旬卧瘴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金君卿,字正叔,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金彦明是当时的名儒,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金君卿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曾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黄祖城的河边停靠小石船,芭蕉林里阴暗潮湿烟雾弥漫。 只知道要询问风俗并关注民生疾苦,惭愧的是已经好几日躺在毒瘴之地。
去完善
释义
《病起》金君卿 1. 黄祖城:黄祖是东汉末年的人物,曾任江夏太守。黄祖城因此是指黄祖统治过的地区所修建的城池。 2. 下石船:指乘坐在石头制作的船只上。下在此处表示从高处下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风光画面。首先,诗中“黄祖城边下石船”一句展现了作者所在的位置,黄祖城是古代的一处地名,而“下石船”则形象地描述了在岸边停泊的船只。这一景象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平和的氛围。接下来,“蕉林暗地雨如烟”一句通过“蕉林”和“雨如烟”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蕉林”代表着江南水乡的特色景观,而“雨如烟”则传达了细雨绵绵的感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朦胧、诗意盎然。 接下来的“只知问俗求民瘼,却愧经旬卧瘴天”两句,则从侧面反映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他关心民间疾苦,努力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但由于身体抱恙,只能暂时在瘴气弥漫的环境中休养。这里“只知问俗求民瘼”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关心之情,而“却愧经旬卧瘴天”则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显示出作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忧心忡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民间生活的关注以及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其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美景之中。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使整首诗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起》是南宋诗人金君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59年,正值南宋末期。此时,北方蒙古帝国对南宋的进攻日益加剧,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一年里,蒙古军队攻占了南宋的临安城(今杭州),南宋皇帝被迫南逃,国家局势十分危急。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金君卿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官员,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他曾担任江西南安军通判,但由于战乱和政局的动荡,他不得不辞官回乡。在这期间,金君卿因病卧床,身心俱疲。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有了创作《病起》的灵感。 在《病起》这首诗中,金君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在病中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他认为疾病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在面对病痛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首诗传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众对生活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