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勾龙伯秋出幕守三荣得出字
雅故非今朝,两门自金石。
山头堕泪碑,宰木共萧瑟。
幕府盖宝府,球琳琅玕璧。
一一不可拣,于君况夙昔。
常愧砾与瓦,照映乏颜色。
於菟生则斑,窥牛乳尚湿。
其传祗斯文,余事博悬掷。
尝觇赋千字,诵之当搢笏。
戎索赞斗枢,杀气掩剑㦸。
舂容凝香地,功用阒无迹。
忽驱两轓去,惊鸿眇南北。
专城岂不乐,所乐在母侧。
扶舆度春风,霜毛未上帻。
更著摩挲手,一起穷山瘠。
中年每患别,连日足怅惜。
方酌江上杯,送君又郊陌。
熟思令人老,只有加餐食。
尚余黄发期,好语为再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意不是今日的流行,两种学问皆有深厚底蕴。
山头的落泪碑,同周围的树木一样显得萧瑟。
幕府犹如藏宝的地方,各种宝玉熠熠生辉。
难以一一挑选,对你而言这些早已熟知。
常常惭愧自身的平庸,无法照亮这美景。
老虎出生时有斑斓的皮毛,看小牛还嫩绿。
如今只能传递这种文人雅致,其他事情不过偶尔为之。
我曾看过一篇上千字的赋,诵读起来就像拿着朝笏。
用军人的方式赞美斗争和指挥,杀气如同宝剑般凌厉。
在这充满花香之地,有谁知道它的存在?
忽然之间离去,好像南飞的惊鸿。
做一城之长也不是不快乐,最快乐的事还是能陪伴母亲。
乘着春风走过,还不用戴上头巾。
还需不断的努力,一起让这座山变富饶。
岁月渐长,每次离别都让我伤感不已。
刚刚举杯送行,又要面对那遥远的道路。
深思让人容易老去,唯有保重身体。
还好还剩下黄发的时光,期待你的再次出现。
去完善
释义
1. 雅故:指文人墨客的往事或前人的故事。
2. 两门:借指作者与勾龙伯秋两人的友谊。
3. 金石:比喻友情深厚。
4. 堕泪碑:此处指纪念刘表的一碑。
5. 宰木:墓碑上所写的名字。
6. 萧瑟:形容树木被风吹过的声音。
7. 幕府:指地方官署。
8. 宝府:指珍贵的书籍收藏处。
9. 球琳、琅玕、璧:皆玉石之一种,用以赞美书籍的价值。
10. 拣:挑选。
11. 於菟:虎的别名。
12. 窥牛乳:指虎从犊口中吸奶,表示亲族之情。
13. 照映:照耀映照。
14. 余事:其他事物。
15. 悬掷:高挂的物品。
16. 尝觇:曾经观察。
17. 搢笏:谓朝见时把笏板插在衣带间。
18. 戎索:军队的纪律。
19. 斗枢: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
20. 杀气:严寒肃杀之气。
21. 剑戟:刀剑矛戟等兵器。
22. 舂容:悠闲自在。
23. 香地:香气弥漫的地方。
24. 功用:功效,作用。
25. 阒:寂静无声。
26. 两轓:车两旁的木条。
27. 眇南北:指离别之后相隔遥远。
28. 专城:指州郡的长官。
29. 扶舆:抚养培育。
30. 霜毛未上帻:指头发还未变白。
31. 更著:再加之。
32. 摩挲:抚摸,安慰。
33. 一起:一同前往。
34. 山瘠:贫瘠的山地。
35. 足怅惜:充分表达了惆怅和惋惜之情。
36. 酌:斟酒。
37. 郊陌:城郊的道路。
38. 熟思:深思熟虑。
39. 黄发:老年人。
40. 好语:吉祥的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李流谦是南宋末年的文人,他的诗歌通常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的担忧。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与朋友的离别场景,表达了深深的友情和对朋友未来的期许。
开篇两句“雅故非今朝,两门自金石”,表达了诗人认为他们之间的友谊并非今日建立,而是像金石一样坚不可摧的。接下来的“山头堕泪碑,宰木共萧瑟”,通过对山中堕泪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他们之间友情的珍视。
随后,诗人以“幕府盖宝府,球琳琅玕璧”表达了对朋友才学的赞誉,并强调朋友对他自己的影响。接着的“一一不可拣,于君况夙昔”,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佩之情。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钦佩和羡慕之情。诗人以“於菟生则斑,窥牛乳尚湿”比喻朋友如同虎斑,有才华且有威严,而自己则相形见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朋友的才能能够发挥到极致,为国家做出贡献。
诗人在“戎索赞斗枢,杀气掩剑戟”中,描述了军事斗争的紧张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关注。接下来的“舂容凝香地,功用阒无迹”,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能的敬仰。
在“忽驱两轓去,惊鸿眇南北”中,诗人描绘了与朋友离别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之情。接下来的“专城岂不乐,所乐在母侧”,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家庭生活的祝福。
在最后部分,诗人再次表达了对朋友的关爱和期望。他以“方酌江上杯,送君又郊陌”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并通过“尚余黄发期,好语为再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成就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勾龙伯秋出幕守三荣》是南宋诗人李流谦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而外部则面临着金国的威胁。李流谦作为一位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流谦已经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他早年曾任国子正、秘书郎等官职,后因与权臣韩侂胄不合而被贬。在这段时间里,李流谦深刻体会到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这也使他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忧虑。此外,他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勾龙伯秋等人,他们一起探讨学问,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这个时代背景对于李流谦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他看到了国家内部的腐败和外部势力的压迫,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另一方面,他与朋友的友谊和对学术的热爱也使他保持了一颗赤诚之心。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送勾龙伯秋出幕守三荣》这首诗歌的诞生。在这首诗中,李流谦通过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传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