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重和)
吏隐南昌,问盘根几世,长子孙枝。仙风道骨如此,信不吾欺。素姿倾国,□难昏、坐觉愆期。算好与、水仙作配,又还恨不同时。
岁晚寻盟有几,早兰辞湘浦,竹谢东篱。自向月中弄影,雪里评诗。角声吹动,这一天、清兴关谁。刚唤起、赤松孤竹,此心惟许君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南昌市隐居的小吏,探寻了几代人的根源,繁衍出了子孙后代。这般仙风道骨的情景,果然没有欺骗我。倾国倾城之色难以掩盖,无须担忧荒废时光。计算一下,与那出水芙蓉相配的只有她,又可惜彼此不能共度良辰。
岁末时节寻找知己的人们不少,有的离去了湘江沿岸的兰花,有的离开了东篱下的竹子。自己则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在风雪里品味诗歌。号角声响起,这一天的豪情壮志又会有谁知道呢?刚刚召唤起的赤诚之心,如同孤独的竹子一般,这样的心情只有你能理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南昌:即今江西省南昌市。
2. 盘根:植物主干下的部分,比喻家族根基。这里指家族血脉繁衍。
3. 长子孙枝:形容家族繁衍昌盛。
4. 仙风道骨:形容超尘脱俗的气质。
5. 素姿倾国: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
6. □(上一字被隐藏)难昏:指拒绝昏庸无能的统治者。
7. 坐觉愆期:意为自己守身如玉,等待良辰。
8. 水仙:传说中的仙子,此处喻指美丽女子。
9. 岁晚寻盟有几:指在岁末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10. 兰辞湘浦:兰,香草;湘浦,湘江边。这里指春天已逝。
11. 竹谢东篱:竹,翠竹;东篱,菊花。这里指秋天已过。
12. 自向月中弄影:指月亮照耀下翠竹的影子。
13. 雪里评诗:指在冬天欣赏诗歌。
14. 角声吹动:角声,古代军中的号角声;吹动,吹响。这里指战争发生。
15. 清兴关谁:关,关联;谁,何人。这里的意思是,自己的高尚情趣与谁有关。
16. 赤松孤竹:赤松,即赤松子,传说中的神仙;孤竹,竹子的一种。这里代指归隐山林的生活。
17. 惟许君知:只有你能知道我的心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丰富,既有景物如“南昌”、“盘根”、“仙风道骨”等,又有人物如“倾国”、“水仙”、“兰辞湘浦”等。整体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岁月的感叹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这也是本词的一大特点。
其中,“吏隐南昌,问盘根几世,长子孙枝”描述了南昌的官场上隐藏着许多盘根错节的关系,展现了现实的复杂和人性的幽微。接下来的“仙风道骨如此,信不吾欺。素姿倾国,□难昏、坐觉愆期。算好与、水仙作配,又还恨不同时”则进一步展现了他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与这些美好事物相伴的渴望,表达了生不逢时的无奈和遗憾。
而后半部分,“岁晚寻盟有几,早兰辞湘浦,竹谢东篱。自向月中弄影,雪里评诗。角声吹动,这一天、清兴关谁。刚唤起、赤松孤竹,此心惟许君知”则是表达了在岁月流转之际,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不易,尽管世事沧桑,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这份坚定的信仰,恐怕只有了解他的朋友才能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汉宫春(重和)》是南宋诗人徐鹿卿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南宋时期。在徐鹿卿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衰落之际,金兵屡次侵犯中原,朝廷无力抵抗,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徐鹿卿以其沉郁而雄浑的笔力,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徐鹿卿一生经历坎坷,曾数次被贬谪,但他始终坚守忠诚、刚直不阿的品质。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关心民生,因此受到了人民的敬仰。在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汉宫春(重和)》一词,通过描绘汉代宫殿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诗人也意识到了时代的危机,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更反映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