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湘南

标题包含
湘南
斑竹萧萧水驿孤,落花吹雨赤沙湖。春风二月湘南路,何处青山无鹧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严仁(1904-1993),本名张正仁,字慎五,号晓庵,江苏苏州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学者、教授,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人之一,人民教育家。 1. 早年经历:1904年,严仁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书香门...查看更多
纳卡A
去完善

译文
稀疏的竹子在水边显得孤单,赤沙湖畔被落花和雨水覆盖。在春天的二月份,沿着湘南的路途前行,哪里没有美丽的青山和鹧鸪鸟呢?
纳卡A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湘南:湖南省南部地区。 2. 斑竹:又称“湘妃竹”,因竹子表面有紫色斑点而得名,相传是舜的两个妃子哭泣时洒泪滴在竹子上留下的痕迹。 3. 水驿孤:指孤独的水路驿站。 4. 落花吹雨:形容春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景象。 5. 赤沙湖:古代湖南洞庭湖附近的一个湖泊,现已不存。 6. 二月:农历二月份,即春季。 7. 何处青山:指任何地方的青山。 8. 鹧鸪:一种鸟类,叫声凄厉,古人常用其声形容离愁别绪。
纳卡A
去完善
赏析
《湘南》是唐代诗人严仁的一首描绘湖南风光的诗作。首句“斑竹萧萧水驿孤”以湘南地区的著名景点斑竹为背景,展现了湘江岸边驿站的孤独景象。第二句“落花吹雨赤沙湖”描绘了春雨洒落、花落满地的自然景色,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第三句“春风二月湘南路”点明诗的创作时间,正值春意盎然的二月,湘南地区的美景令人陶醉。最后一句“何处青山无鹧鸪”则通过对鹧鸪鸟的描述,表现出湘南地区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致。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纳卡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湘南》是唐代诗人严仁的一首五言律诗,根据相关资料可以推测此诗大约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 在那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繁华的背后也潜伏着危机,如政治腐朽、皇权衰落等。另一方面,江南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文学创作的沃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这里寻找灵感,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严仁也不例外。 本诗以描绘湘南地区的风光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怀乡之情。同时,通过对该地区风光的描绘,也反映出当时人们追求宁静、美好的生活愿景。
纳卡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