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篆
明明印板脱将来,簇巧攒花引麝煤。
不向死灰然活火,此中一线若为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明明印板脱将来,簇巧攒花引麝煤。
译文:显然印刷版已脱落,精巧图案犹如花朵吸引着浓郁的墨香。
原文:不向死灰然活火,此中一线若为开。
译文:不用把死灰吹燃成活的火焰,只需一缕光线便可让其中的生机如花开般绽放。
去完善
释义
1. 明明:明显的样子。
2. 印板:木版印刷的底板。
3. 脱将来:脱离出来的样子。
4. 簇巧:紧密的技巧。
5. 攒花:形容细致的花纹。
6. 引麝煤:指点燃香料。麝煤,麝香。
7. 不向:不会朝向。
8. 死灰:燃尽的灰烬。
9. 然:点燃。
10. 活火:正在燃烧的火。
11. 此中:这个过程中。
12. 一线:一缕烟。
13. 若为开:如何展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香篆》是南宋诗人释居简所作,以咏物诗的形式描绘了香篆的构造和燃香的过程。诗的首句“明明印板脱将来”描述了香篆的制作过程,即将香料压印在版模上形成美丽的图案。次句“簇巧攒花引麝煤”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图案的精巧美丽,以及引导燃香所需的麝煤。
接着,诗人在第三句“不向死灰然活火”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燃香过程中“活火”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此中一线若为开”则以疑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香篆中点燃这重要的一线?这与前面的两句构成了一个呼应,使得这首诗更具有深度和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香篆》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一首描绘香道文化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7年至1245年间,这个时期正是南宋的后期,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释居简作为一位著名的高僧,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对佛家的哲理有着深入的理解。他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常常一起切磋诗词歌赋,探讨人生哲理。在这样的环境中,释居简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
这首《香篆》诗,正是他在一次与朋友品香雅集时创作的。当时,他们在静谧的环境中,欣赏着炉香袅袅升起的景象,感受到了宁静致远的境界。这种心境让释居简产生了创作灵感,他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香道的韵味,表达了对生活情趣的热爱和对佛家哲理的领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