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一日亲友会饮于沧洲以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辰探韵得初未二字 其一
雅志厌阛阓,考槃乐郊墟。
言归憩桑梓,不惮躬拮据。
岁晚此栖宿,佳气鬰扶舆。
淫雨度阳节,晴云吐月梳。
独酌良亦佳,所思在群居。
晨兴喜复晴,草具何可徐。
黄花有余馥,白酒无多储。
清滩蛰雷吼,轻霞彩幄舒。
翳然林水间,舒啸天籁虚。
雪髯醉先起,众宾且踌躇。
人生有定分,适意不愿余。
衣食粗能给,吾当赋遂初。
相期晚节坚,结社同樵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雅之志厌恶市廛尘嚣,喜好悠游于郊外田园。
想要回归故里休憩身心,不怕辛勤劳动。
在岁末之时找到归宿,美好气氛弥漫四野。
连绵阴雨度过阳光时节,晴空中云如月梳舒展。
独自饮酒感觉也不错,所思之人仍在共聚。
早晨醒来看到晴朗天气,心情愉悦无暇拖延。
金黄的菊花留有香气,白酒储存不多。
清澈河滩下着小雨,彩霞披洒如幕。
隐匿在树林溪水之间,放声长啸聆听天籁之音。
白须老者酒醉先行离去,其他宾客仍然犹豫。
人生各有注定之分,舒心惬意胜于他求。
基本温饱可以自给自足,我将安心过上原初生活。
期盼晚年更加坚定执着,结伴樵渔共度春秋。
去完善
释义
1. 雅志:高雅的志向。
2. 阛阓:城市街市。
3. 考槃:选择山水幽静处居住。
4. 郊墟:城郊。
5. 言归:回到故乡。
6. 桑梓:代指故乡。
7. 惮:畏惧。
8. 躬:亲自。
9. 拮据:辛苦忙碌。
10. 栖宿:居住。
11. 佳气:美好的气氛。
12. 欝:茂盛。
13. 扶舆:升腾的景象。
14. 淫雨:连绵大雨。
15. 阳节:重阳节。
16. 晴云:晴朗天空中的云朵。
17. 吐月梳:月光如梳子梳理头发般明亮。
18. 独酌:独自饮酒。
19. 所思:心中所想的人。
20. 群居:与人交往。
21. 草具:简单的餐具。
22. 黄花:菊花。
23. 白酒:米酒。
24. 清滩:清澈的河流或湖泊边。
25. 蛰雷:春天初雷。
26. 彩幄:色彩鲜艳的帷幕。
27. 舒啸:抒发心中的情感。
28. 天籁:自然的声音。
29. 雪髯:白色的胡须。
30. 踌躇:犹豫。
31. 适意:心情舒畅。
32. 遂初:实现最初的愿望。
33. 结社: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后的生活情景和心境。诗人表达了厌倦城市生活、向往农村田园的雅志,并通过写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故乡生活的满足。诗人用“雅志”一词暗示自己不俗的品味和高尚的情操,同时通过对农村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和人际关系和谐的追求。
诗中通过描述天气由阴雨转为晴朗的景象以及晨起的兴致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并体现了闲暇时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此外,诗人还通过写酒、黄花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豁达与豪放,同时以“独酌良亦佳,所思在群居”表现出自己的真挚情感和社交愿望。
诗的最后一段表达出诗人的期待和人生观,展现了其视名利为浮云的超脱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抒发了诗人追求宁静田园生活的理想,又寓含着珍惜当下、顺应自然的哲理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阳后一日亲友会饮于沧洲以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辰探韵得初未二字 其一》是宋代诗人程公许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具体年代已不可考。
在南宋晚期,程公许身为一名士人,身处家国巨变之际,亲身体会到了战乱中的民生疾苦。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记录下了这个时代的沧桑变迁。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程公许正游走于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这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民众生活。
此外,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儒家传统的国家观念遭到严重冲击。在这种背景下,程公许借用重阳佳节与家人、朋友聚会之机,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国家的忧虑。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沉郁顿挫,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