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后

标题包含
雨后
雨后秋容穉,云游日色微。 远山依旧瘦,污水已新肥。 燕子稀疎舞,萤光冷淡飞。 官闲清到骨,无是亦无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侃,字直夫,号南湖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是南宋的名臣,曾担任宰相一职。 张侃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雨水滋润后的秋天景象显得稚嫩,云朵漂浮在天空,阳光微弱。远处的山峰依然瘦削,而水边却已有新的肥美。燕子的舞蹈稀疏零落,萤火虫冷淡地飞翔。当官员们变得清闲时,他们的纯净思想会深入骨髓,除了无欲无求之外,没有什么好非议的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雨后秋容穉:“雨后”指的是雨后天晴的景象;“秋容穉”指的是秋天景色清新可爱。 2. 云游日色微:“云游”形容云朵悠闲飘荡的样子;“日色微”指阳光微弱。 3. 远山依旧瘦:“远山”代指远方的山脉;“依旧瘦”意味着山脉依然瘦弱,即山势不高。 4. 污水已新肥:“污水”指的是经过雨水冲洗的土地;“新肥”指土地变得肥沃。 5. 燕子稀疎舞:“燕子”比喻春天;“稀疎舞”表示燕子翩翩起舞。 6. 萤光冷淡飞:“萤光”指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芒;“冷淡飞”形容萤火虫安静地飞翔。 7. 官闲清到骨:“官闲”表示官场清闲;“清到骨”表示身心清净。 8. 无是亦无非:表示没有烦恼也没有快乐,生活平淡。
去完善
赏析
《雨后》这首古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雨后的景象。诗人用“秋容穉”来形容秋天的成熟和饱满,“云游日色微”则表现出天空的清澈与阳光的温暖。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观:远山依然瘦削,而溪水却已经变得肥沃;燕子的舞姿稀疏,萤火虫在冷风中飞翔。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他的超脱世俗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后》张侃 雨过林梢翠接天,乌云敛尽月华悬。 楼台倒影入池塘,玉宇无尘万里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侃在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创作的。这个时期正值金兵南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虽然战事稍息,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民生疾苦深重。张侃作为士人阶层的一员,对此深感忧虑。 人生际遇:张侃一生仕途坎坷,曾两次辞官回乡。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命运,希望能为国家效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理想并未完全实现。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代背景:当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民间疾苦、战乱频繁、世态炎凉等现象让诗人感慨万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侃通过描绘雨后美景,表达了对和平与宁静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