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昙花宝上人院

标题包含
过昙花宝上人院
九陌最幽寺,吾师院复深。烟霜同覆屋,松竹杂成林。 鸟语境弥寂,客来机自沈。早知能到此,应不戴朝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这繁华世界的最深处,有一座宁静的古寺,那里是我的老师所居住的地方。烟雾和霜雪共同覆盖在寺庙的屋顶上,松树和竹子交错成了一片丛林。这里的鸟儿似乎也知道环境的寂静,它们的声音也显得非常静谧。一旦有客人到来,自然会有交谈的机会。早知道我能来到这个地方,就不应该佩戴那些俗世的饰品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九陌:指都城或城市的繁华街道。 2. 幽寺:僻静、静谧的寺庙。 3. 烟霜:烟雾与霜露。 4. 覆屋:遮盖屋顶。 5. 松竹:松树和竹子。 6. 境:环境,景色。 7. 弥:更加,格外。 8. 寂:寂静,安静。 9. 客来:有客人来访。 10. 机自沈:机械性的日常生活自然而然地沉寂下来。 11. 戴朝簪:佩戴朝会时用的簪子,形容在朝为官。
去完善
赏析
《过昙花宝上人院》是一首描绘寺庙生活、表现诗人隐逸之志的诗。诗中,作者姚合以简约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卷。在繁华的都市中,这座寺庙显得格外幽静,而僧人的院落则更见深邃。烟火和风霜共同覆盖着寺院屋顶,松树和竹子交织成一片苍翠的树林。鸟儿在静谧的环境中栖息,每当有客人来访,机敏的鸟儿便会悄然离去。诗人感慨若能早知道有这样一个避世之所,就应该早早摘下朝冠,摆脱世俗纷扰,前来皈依佛门。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向往宁静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心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寄情山水、寻求精神解脱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昙花宝上人院》是一首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14年至817年之间,此时姚合在长安担任监察御史。这一时期,唐宪宗统治下的国家虽然表面繁华,但内部矛盾重重,社会动荡不安。 姚合作为一位在官场上颇有建树的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姚合目睹了朝廷内部的争斗和腐朽现象,这使他深感忧虑。然而,他在昙花宝上人院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里的环境清幽,僧侣们过着简朴的生活,这让姚合感受到了宁静与祥和。 在创作这首诗时,姚合结合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感受,以及他在昙花宝上人院的所见所闻。通过描绘昙花宝上人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唐代后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