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先打春牛头,后打春牛尾,惊起虚空入藕丝里。 释迦无路潜踪,弥勒急走千里。 文殊却知落处,抚掌大笑欢喜。 春风昨夜入门来,便见千华生碓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先敲打春牛的头部,再击打春牛的尾部,令人吃惊的是这巨大的声响如同穿越了虚空进入到了细微的藕丝之中。释迦牟尼似乎也在寻找隐藏的路径,弥勒菩萨迅速前行数千里。文殊菩萨却能准确地知道落脚点,拍手大笑表示欢喜。春风在昨晚已经悄然进入屋内,映入眼帘的是满树的花朵竞相绽放。
去完善
释义
1. 打:撞击。 2. 春牛:古代风俗在立春这一天造土牛以劝农耕,谓之“春牛”。 3. 虚空:佛教语,指广阔无边的宇宙。 4. 藕丝:比喻细微的事物。 5. 释迦:指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6. 无路潜踪:无法找到踪迹。 7. 弥勒:未来佛,亦称阿逸多。 8. 文殊:文殊菩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之一。 9. 抚掌大笑:拍手大笑。 10. 千华:形容繁花似锦。 11. 碓嘴:舂米的器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释慧空的一首禅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禅宗修行的一种境界。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以及佛教中的诸佛菩萨形象,揭示了一个哲理:在修行的道路上,佛祖与众生并无本质区别,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首句“先打春牛头,后打春牛尾”,意为在春天到来之际,人们对耕牛进行耕种前的准备,意味着万物生长,春意盎然。接下来“惊起虚空入藕丝里”,表现了禅意,寓意着人们在春天的勃勃生机中感受到生命的奥秘,使心灵得以净化和提升。 紧接着的“释迦无路潜踪,弥勒急走千里”,则讲述了佛祖和弥勒佛的境地。尽管佛祖已证得无上菩提,但他仍寻求更深的觉悟;而弥勒佛虽在佛界,却依然以无尽智慧指引众生。这样的对比描绘出佛法无边、修习无止尽的意境。 下一句“文殊却知落处,抚掌大笑欢喜”,写文殊菩萨的智慧了然于胸,他看透世间万象,洞察生命真谛,因而满心欢喜。这又进一步突显了禅宗修行中,领悟真谛后的喜悦与满足。 末句“春风昨夜入门来,便见千华生碓嘴”,意味着春天的气息沁入心扉,修行者在领略这番景致时,便能看见自性之花悄然绽放,象征着修行者已经踏上了走向菩提之路。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愉悦而又充满哲理的氛围,令人回味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是宋朝时期诗人释慧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老病死、无常命运时的豁达心态。 在宋朝年间,佛教文化盛行,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吟咏诗歌来表达对禅宗哲学的领悟。释慧空作为一位僧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禅宗的真谛。在这段时期,他经历了生老病死的轮回,体悟了生命的无常。 在宋朝的历史背景下,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重视个人的内在修养和佛学思想。这种氛围使得文人墨客们更加关注生命的精神性价值,而非物质层面的享受。释慧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的《偈》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