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庵居

标题包含
庵居
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正应独有江山分,素自都无廊庙心。 堂上老亲双白髪,门前稚子旧青衿。 儿曹不会庵居意,古涧寒泉疑至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本中(1084年-1145年),字居仁,号紫微山人,祖籍寿州(今安徽寿县)。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诗人。 吕本中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吕希哲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吕本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鸟儿歌唱,花儿芬芳,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在这闲暇时刻,我生怕病痛缠身。也许这就是大自然赋予我的恩赐,让我拥有这份宁静的生活。而我的心,从未渴望过朝廷的高官厚禄。家里的老人满头白发,孩子们也已经长大成人。他们的成长,让我更加珍惜这简朴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们似乎还不太理解我为何如此热爱田园生活,就像那一泓清凉的山泉,始终无法被世人理解。
去完善
释义
1. 庵居:居住在寺庙或者修道院的意思。这里指在山林或寺庙中隐居的生活。 2. 吕本中:南宋诗人,师从江西诗派,作此诗时身处民间。 3. 鸟语花香:鸟叫声和花香。形容自然界的美景。 4. 变夕阴:夕阳西下,暮色四合。 5. 恐病相寻:担心疾病缠身。 6. 独有江山分:指的是作者因为身处的自然环境和自己的品性形成了隐居的生活方式。 7. 素自:一直以来都是。 8. 廊庙心:进入朝廷做官的心。 9. 老亲双白髪:父母都已白发苍苍。 10. 稚子旧青衿:年纪尚小的儿子是读书人。 11. 儿曹:孩子们,代指孩子的意思。 12. 庵居意:隐居于山林的意愿。
去完善
赏析
《庵居》这首诗歌描述了作者隐居山林的情景。首联通过描绘“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衬托出夕阳西下的哀伤氛围,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颔联则表现了诗人在闲暇之余仍担忧病痛的困扰,暗示出他虽身处自然却难以忘怀世俗忧虑的心境。颈联提到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进一步揭示诗人寄情山水的内心渴望。尾联以孩子们的懵懂无知比喻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感,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景色的深深眷恋。整首诗以景色衬托情感,抒发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喜悦与忧虑、执着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庵居》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约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金、宋对立,战争频发,百姓生活困苦。 吕本中身处这一历史阶段,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际遇也深受影响。他曾担任官职,但因战乱和政治斗争,最后辞官归隐,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描绘田园风光和生活点滴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庵居》这首古诗中,吕本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他在乡野田间的生活情景。通过描述自己的住所、周围的景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琐事,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