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林钟商)
锦筵红,罗幕翠。侍宴美人姝丽。十五六,解怜才。劝人深酒杯。
黛眉长,檀口小。耳畔向人轻道。柳阴曲,是儿家。门前红杏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筵席铺陈着,绿意盎然的帷幕装饰着。在宴席上,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她五官精致,面带微笑。这位女子对才艺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特意来此观赏。
她双眼像弯月般迷人,嘴巴如樱桃一般红润。她用那柔美的声音轻声细语,与别人交谈起来显得十分亲切。在她的住处,有一条枝叶繁茂的柳树荫下的小径,那里是她成长的地方。门前栽种的杏花为她所喜爱,每年春天开放时节,满树的粉红分外惹眼。

去完善
释义
1. 《更漏子》:原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有平韵、仄韵二体。
2. 张先:字子野,江苏苏州人,宋代著名词人。
3. 锦筵红:华丽的筵席。
4. 罗幕翠:绿色帷幕。
5. 侍宴美人:在宴席上服侍的美人。
6. 姝丽:美丽。
7. 十五六:指少女的年龄。
8. 解怜才:懂得欣赏才艺。
9. 黛眉长:形容眉毛漂亮。
10. 檀口小:形容嘴唇小巧。
11. 耳畔:耳朵旁边。
12. 是儿家:这是我家的意思。
13. 门前红杏花:形容自家门前杏花盛开。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青春女子、宴饮乐事的词作。上阕着重写美人之姝丽,“锦筵红”与“罗幕翠”分别象征华美的宴席和翠绿的帷幕,为美丽女子所环绕的环境增添了富贵气韵。美人们诚挚地关心那些具有才华的人,乐于“劝人深酒杯”,表达她们的热情好客。下阕则转向具体女子的形象描述,用“黛眉长”与“檀口小”两个特点来展现她的美丽,而“耳畔向人轻道”一句更是巧妙地描绘出女子的娇羞姿态。最后两句以景结情,通过描写院中的柳荫以及门户前的红杏花,暗示出女子的家园。整首词不仅以生动的形象刻画了宴会情景,还传达了热烈的氛围及愉悦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更漏子(林钟商)》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一首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代已经无从考据。当时正是北宋王朝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
张先本人是一位热爱文学创作的文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担任地方官职,因此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阶层的人物,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在漫长的仕途中,他曾经历过宦海浮沉,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这种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在诗词创作中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出真挚的情感。
同时,这个时代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人们对于情感的表达也更加自由。这种环境为张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使他得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感悟。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