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果能够理解这两种植物的心意,那么就连浩瀚的海潮也可以丈量。
去完善
释义
翡翠:指翠鸟;紫鸳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恩爱夫妻。
去完善
赏析
全诗通过女萝草与菟丝花的形象,巧妙地刻画了一种相互依存、生死相随的爱情关系。开篇用“君”与“妾”的对比奠定基调,点明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接着描绘自然景象,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如“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既写实又富有隐喻意味。下半部分转入抒情,“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一句尤为动人,道出了爱情中的迷茫与渴望。结尾处以“海潮亦可量”作结,极言这种感情之深沉厚重,超越了世俗的衡量标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诗歌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彼时李白正处于对人生、情感深刻体悟的阶段。李白一生追求理想,游历四方,阅尽人间百态。这首诗以“女萝草”和“菟丝花”为喻,描绘男女之间缠绵悱恻的情感。或许是目睹了身边友人或自身经历过的情感波折,亦或是有感于世间男女情爱的复杂纠葛,从而写下此诗,借这两种植物相互依托的关系,表达对爱情中相依相恋、难舍难分以及因种种原因难以长相厮守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