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然而,当我真正来到这里,亲眼目睹了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水,却发现一切不过如此,心境也随之平静下来。
去完善
释义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其壮丽的山水风光闻名;浙江潮:指钱塘江大潮,以壮观著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前两句描绘了人们在未达到目标时的渴望与焦虑,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期待感。而后两句则笔锋一转,揭示出到达目的地后的平淡与释然。这种前后对照,不仅突显了人生的无常,也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味深长,体现了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时期。彼时苏轼历经宦海沉浮,多次遭贬,饱经沧桑。他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对世事有着超脱豁达的态度。此诗便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就,借庐山烟雨和浙江潮这两个壮丽的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对世间万物的一种感悟。他曾听闻这两处胜景,心向往之却未能成行,内心似有诸多遗憾,然而真正亲临其境后,发现一切不过如此,从而以一种淡然的笔触写下此诗,传达出人生诸多追求到头来可能都如这观潮般归于平淡的哲理。
去完善